-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药 学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一、习题精选
A.,型题
1.四气理论的产生是如何总结出来的
A.从人体的感觉
B.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
C.从疾病的性质
D.从机体的反应
E.从药物药用部位、质地轻重
应试点拨:本题应特别注意所设A.项的迷惑性。
2.下列不属于温热性药物功效的是
A.温里
B.清心
C.补火
D.温经
E.回阳
3.外感风热,应选用何性味的药物
A.辛、温
B.辛、凉
C.甘、寒
D.苦、寒
E.苦、温
应试点拨:本题重点在于考查性与味的综合作用。
4.寒凝血瘀,月经不调,少腹冷痛,当选用何性味的药物
A.辛、寒
B.辛、温
C.苦、温
D.苦、寒
E.咸、寒
5.下列不属于苦味药作用的是
A.行气
B.通泄
C.燥湿
D.降泄
E.清泄
6.辛味药的作用是
A.补益,软坚
B.发散,行气
C.燥湿,通泄
D.收敛,固涩
E.软坚,缓急
7.甘味药的作用是
A.温中止痛
B.缓急止痛
C.理气止痛
D.化瘀止痛
E.祛风止痛
8.淡味药的作用是
A.软坚散结
B.活血祛瘀
C.疏肝理气
D.泻下通便
E.利水渗湿
9.酸味药的作用是
A.收敛固涩
B.活血行气
C.疏肝解郁
D.利水渗湿
E.泻下通便
10.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卫气营血学说
C.气血津液学说
D.脏腑经络理论
E.五行学说
11.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下列选项中,具有沉降特性的是
A.解表药
B.活血药
C.温里药
D.清热药
E.开窍药
应试点拨:利用升降浮沉理论去分析不同类药物的作用趋向。
A.2型题
1.患者,女,60岁。体弱多病,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纳食不香,头晕心慌,面色苍白,饭后腹胀,经查诊断为胃下垂。应选用的药物是
A.味辛、升浮药
B.味甘、升浮药
C.味甘、沉降药
D.味酸、沉降药
E.味苦、沉降药
应试点拨:利用性味和升降浮沉理论综合分析药物的作用。
2.患者,女,45岁。久患心悸、失眠、健忘,并伴盗汗,应首选的药物是
A.归心肺经药
B.归心肝经药
C.归肝脾经药
D.归心脾经药
E.归脾肾经药
3.患者,男,40岁。近患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口略干,舌苔微黄,脉略数,应选用的是
A.辛温药
B.辛苦药
C.苦凉药
D.辛凉药
E.苦温药
应试点拨:本题考查药物性味的综合作用。
4.患者,男,30岁。由于工作繁忙,饮食不能按时或时冷时热,经常胃脘疼痛,应首选的是
A.辛味药
B.苦味药
C.咸味药
D.酸味药
E.甘味药
5.患者,女,40岁。经常生气,近来发现项下有硬结,诊断为瘿瘤,应首选的是
A.辛味药
B.咸味药
C.苦味药
D.酸味药
E.苦味药
6.患女,35岁。白带增多,色黄而臭,治疗应选何性味的药物
A.辛、寒
B.辛、温
C.苦、寒
D.苦、温
E.苦、咸
7.患者,男,30岁。发热、烦躁、口渴、苔黄,诊脉洪大,应首选的是
A.苦寒药
B.咸寒药
C.辛寒药
D.酸寒药
E.甘寒药
应试点拨:注意性味的综合作用。
B1型题
A.发散、行气、行血
B.收敛固涩
C.软坚散结、泻下
D.补益、和中、缓急
E.渗湿利水
1.辛味药的作用是
2.酸味药的作用是
A.归心经
B.归肝经
C.归脾经
D.归肺经
E.归肾经
3.苦杏仁能治疗胸闷喘咳,具有止咳平喘之功,其归经是
4.朱砂能治疗心悸失眠,具有重镇安神之功,其归经是
二、参考答案
A.1型题
1.
B. 2.
B. 3.
B. 4.
B. 5.A.
6.
B. 7.
B. 8.E. 9.A. 10.D
11.D
A.2型题
1.
B. 2.
B. 3.D 4.E. 5.
B.
6.
C. 7.E.
B.,型题
1.A. 2.
B. 3.D 4.A.
三、难题解析
A.1型题
1.B.四气是中药药性理论之一,是表示药物的寒凉热温的性质。治疗温热病的药物属寒凉之性,治疗寒性病的药物属温热之性,故四气理论只能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总结出来”,而不是其他。
3.B.每一味药物均有性和味,性和味各有自己的作用,但药物有性味相同者,有性味不同者,有性同味异者,有味同性异者,故其作用或截然不同,或同中有异。如辛味药多有解表作用,但有温凉的不同,温性药治疗寒证,凉性药治疗热证。若要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须性味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外感风热既需辛味去解表,因其
热证又需用凉药以治热。
A.2型题
1.B.从病证分析,患者由于脾气虚弱,中气不足,中气下陷,因而造成了脏器(胃)下垂。虚者需补之,味甘的药物即有补益作用;下陷者需升之,升浮药即有升提功效。同样为升浮药,但味辛能发散、行气。
4.E.治疗胃脘疼痛应选用具有缓急止痛作用的药物,而甘味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校智慧教室实验儿童教育室实训平台项目交货方案及时间进度计划安排.pdf VIP
- 党员杨善洲先进事迹.PPT VIP
- DB3301T 0170-2018 道路交通指示标识英文译写规范.docx VIP
- 中国普通型客衣专用洗衣粉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pdf VIP
- 遗传与进化《第4章 生物的进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MZ∕T 137-2019 遗体冷冻柜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合成生物学-全套PPT课件.pptx VIP
- 教材专家评审意见表(模板).doc VIP
- 《医院用磁浮式安全电装置核心技术规范及数智化管理云平台规范》.pdf VIP
- JJF(陕) 051-2021 机动车 GNSS 区间测速监测系统标准装置校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