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来源AlbertRRoberts,ConceptualizingCrisis-ResearchGate.doc
跨境灾难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无国界社工出版
黄匡忠编著
二零一一年七月
目录
不同阶段的社会工作模式
案例一 :二零零五年南亚海啸下的泰国蒄立
案例二 :二零零八年大雪灾中的武汉
案例三 :二零零八年四川大地震
案例四 :二零一零年大火中惊醒的上海
案例五 :震后的玉树舟曲与盈江
案例六 :二零零九年莫拉克肆虐臺灣
ACT 行动模式的应用与其他理论的结合
编著:
黄匡忠
资料提供及整理:
陈万联应,曹秋雯,陳月貴 譚凱欣黃錦娟馬學駿梁婉琪陳虹秀李富鵬
前言
行动 --- 反思 --- 总结
每当地球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时候,都会造成众多的人命伤亡,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地的政府会倾力调动人员抢救,世界各国也会派遣救援队伍,调拨医疗用品及生活物资,共同救助灾民,显示人道救援,并没有国界的区分。各地人民都会伸出援手,热心捐献,我们都可以透过国际媒体,第一时间了解有关报道。这些信息亦牵动着人民的心弦。但重大灾害引致灾区人民亲人罹难或家园尽毁的悲痛,却难以获得及时的开解和抚慰。
使医疗服务及物资救济及时到达灾区,我们依然不难发现呆滞游离的眼神,木讷的脸容,沉默的老人,哑言的中年人,他们都应该接受心灵上的抚慰。灾区人民仿从天上掉进了地狱,造成严重的心灵伤害,构成的阴影无法忘怀,对次生灾难心存畏惧,例如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人民数十年都仍无法抚平,又如撤尔诺贝尔核电泄露之后数十年,整个社区仍受灾难的残余影响,这些现象都告诉我们灾后心理和社会辅导的必要性。
愿意担任“心灵天使”的一群社会工作者,是拯救生命治疗伤者提供救济的救援人员之外,一支不可或缺的灾后支援队伍。他们的作用,虽然难以用数字来衡量,却往往是整个灾区重新振作与及自发参与重建的重要促动力。因此透过心理抚慰精神呵护)东北部海域– 黄匡忠
社会工作者在灾难事件中的角色和功能
近20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的频繁发生,人们开始了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一行列 (Seroka, C.M., Knapp, C., Knight, S., Siemon, C.R., and Starbuck, S. 1986; Dufka C.L. 1988; Banerjee Gillespie 1994; Webster 1995, Dodds and Nuehring 1996) 。
在伊朗地震后,艾凡尼(Mohammad Reza Iravani)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工作者能在灾后应用的技巧,包括:(一)处境支持Situational Supporting;(二)创造希望Hopefulness Making; (三)哀悼和抚慰Consoling;(四)认可和肯定Assuring;(五)集中力量和优势Concentrating;(六)解决问题方案建立Solution Developing和(七)转介Refer。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的坂神(Hanshin-Awaji-daishinsai)CHOU Yueh Ching (2003) 指出在台湾921大地震之后约有2116名社工参与了灾后救援,但在他们进行抽样调查的423名社工当中,只有10.8%曾有灾后经验,而且只有6.4%曾接受不同形式的救灾训练。参与救灾的社工人员大部分(65.8%)(5.8%)CHOU Y.C. (2003) 提出了在应急回应 (Emergency Response),康复回应(Recovery Response)和防备回应 (Preparedness Response)等三个环节当中,因应社会工作者应扮演的角色(Social Worker’s Role)的社工教育内容(Social Work Education Tasks)。 他(2004)
韦斯德 (Webster 1995) 把灾后工作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是救援与安置,第二阶段重点是重建 。在灾难管理的整个周期中,从救灾准备,执行,回应,恢复到缓解各环节,社会工作者均可扮演积亟的角色 (Dodds and Nuehring 1996)。
灾后工作可再细为多阶段,包括危机阶段,紧急安置阶段,转移或临时安置阶段,及重建后永久安置阶段相信在重建后仍有社区重新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D. Meyers, A Training Manual for mental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2000.
比较512大地震与南亚海啸,我们立即发现前者的危机期远比后者延长。在海啸发生后三至四天,失踪者已可以定为遇难,很少生还的希望。但地震之后十多天仍然不断有生还者获救的消息,这一方面提高了失踪者家属的盼,但也为他们带来更难。又因余震不断,从汶川到青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