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龙海化学班辅导员.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编龙海化学班辅导员.doc

主编:龙海化学班辅导员 龙海市白水中学:杨水秀 个别学生把学校当成无形的“监狱”,怕上学,更怕上课,个别逃学被逮着了就想辍学,扭不过家长的威逼,勉强回校的就消极对待,于是出现了上课违反纪律,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屡教不改。要是碰到不好“对付”的老师课堂上就收敛一点,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打瞌睡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等,被动地挨到下课铃声一响,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号角”;要是碰到不愠不怒,“高僧型”的老师,他们就会欢呼雀跃,在课堂上“大显身手”,尽享各种乐趣,玩手机游戏,聊天,打闹等;课后作业有的不交,有的抄作业交,考试分数高低都是意料之中,无法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有些家长比较重视的会不断追问学生或向老师了解情况,得到的信息多数是学生不认真学习,都是学生的错才有这样的结果,有些家长们只能把怒火发向自己的孩子,怪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于是学生出现了厌学;另有些家长或者干脆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不再过问,心里清楚不会有好消息的,于是个别学生出现了辍学不再受到家长的极力反对。而大部分的老师们觉得理所当然,学生学习的好坏与我们不相干!如果老师能把这些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和亲人,面对这种情况,还会无动于衷吗?为什么本该出现朗朗读书声的校园,充满无限欢乐的求知海洋中出现不该有的怪像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在“将错就错”中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龙海实验中学:洪德容 对于刚接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学起来很简单的知识要真正得到巩固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这个知识点,在一节课内教会他们如何书写化学式并不难,但在以后的各种练习中却总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书写不正确,原因不外乎就是没有养成根据化合价来书写的习惯,总是觉得氧化铜就是CuO,那么氧化铁就是FeO,氧化铝就是AlO。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在上课过程中或练习的讲解过程中“将错就错”,故意经常把化学式写错。刚开始只有少数同学能够比较及时地指出我的错误,有时甚至没有同学发现,这时我总是不再继续往下讲,而是稍作停顿,然后问道:“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吗?”经过这样的提示,往往能引起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在他们发现了错误之后,我还让他们自己指出错在那里,然后让他们自己作好更正,然后我再往下讲。经过这样多次的“将错就错”的练习,不但让他们养成了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好习惯,还养成了他们自觉检查化学式书写的正确与否的好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化学式的书写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了。对于化学方程式书写,如法炮制,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将错就错”。同样地道理,对学生来说,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牢记实验的注意事项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在某些实验过程中,也可以采取“将错就错”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不按要求操作所造成的后果,这会让他们把这一注意事项记得更牢一些。比如在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学生很容易忘记“在试管口放一团蓬松的棉花”这一注意事项,我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就会多带一支试管和一个水槽去,先故意忘记放棉花做一次实验,当然,结果肯定是水槽中的水、收集到的气体都被染成了紫红色。他们会为此惊讶不已,还会心生疑虑:“明明氧气是无色的气体,为什么收集到的却是紫红色呢?”我不回答任何问题,只是用另一支试管和水槽按要求再做一次实验,实验过程中重点告诉他们我只是在试管口多放了一团棉花而已。实验的结果对照是相当明显的,实验完毕后,不用老师再费任何口舌,同学们已经非常清楚试管口那团棉花的作用了,而且,相信有了这实验结果的对照,他们对于这一注意事项的记忆效果要比我们口头重复多次要好得多。再如,闻药品的味道,很多同学都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在《常见的酸和碱》学习中,比较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时,我先让一个学生闻浓盐酸的气味,发现闻的方法又错了,这时我让这个学生把他闻到的气味告诉大家。接下来,本来是要闻一下浓硫酸的气味,但我还是拿浓盐酸给这个学生闻,结果这学生又一下子把鼻子凑过来闻,因为书本上说浓硫酸没有气味,所以这个学生在闻的时候更加随意,吸入量较多,于是呛了一下。还大喊一声“好臭”,引来了同学们的一阵大笑。等同学们静下来,我才解释说,因为刚才闻的还是浓盐酸,所以才有刺激性气味。而没有一个同学发现我拿错了。可见同学们在实验中还是没有认真观察,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