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缘何踟蹰.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缘何踟蹰.doc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缘何踟蹰   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至今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有开工时间表   崔荃从来没有想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展会如此缓慢。这位1987年就到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负责西线工程的老专家至今仍在为此劳碌奔走。   “都研究60多年了,可以建了。”他迫切希望,国家能够尽快把西线工程的建设提上日程,尤其是在东线和中线工程相继通水后。   同样着急的还有崔荃的继任者、现任黄委会南水北调西线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的杨立彬以及宁夏、内蒙古、甘肃、陕西在内的多个黄河上游省区,它们将西线工程当作救命稻草,希望借此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问题。   不过,西线工程到底何时能破土动工,崔荃、杨立彬们都不知道,“只能等着”。他们甚至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忘了还有这个工程。 1000人上高原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研究始于64年前。   1952年,当时水利部黄委会主任王化云考虑到黄河水资源天然不足,可能无法支撑西北地区未来经济发展需要,遂提出从其他流域向黄河调水,“以补黄水不足”。   这是国内最早提出的跨区域调水方案,但在当时并未引发太多关注。   当年9月,王化云便从黄委会调派人手组织了一支考察队,到青海、四川、西藏三省区实地考察。   崔荃告诉本刊记者,当时交代给考察队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弄清楚黄河的河源到底在哪,一个是看看能否从长江源头――通天河到黄河源头调水。而考察队在3个月后即完成任务回到了开封(当时黄委会驻地在开封,后迁至郑州)。   但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就在考察队出发后不久,毛泽东也在当年的10月30日到黄河视察工作。王化云在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特别提到了关于向黄河调水的想法,并说已经派考察队到黄河源头考察。   毛泽东听后对此想法表示了肯定,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句话也成为后来国家启动南水北调时常被引用的一句话。   1953年,毛泽东在结束长江考察回京途中路过郑州时,又专门找王化云谈过一次南水北调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想法。此后,南水北调的论证调研工作正式展开,不再仅仅局限于黄委会层面。   崔荃告诉本刊记者,当时中央还为此开过几次专门会议,多个省区都在研究南水北调,包括长江水利委员会、黄委会也都拿出了一些调水规划方案。   1958~1961年,黄委会在中央支持下,联合中科院等多个部门组织了4支、共计1000多人的考察队再次到西部考察。   当时,中科院组织的中国西部资源综合考察队主要调研调水区域内的社会环境、矿产资源情况;而黄委会组织的考察队则负责调水区域内的工程地质、线路规划工作。   “最开始调查的范围比较小,就是从长江的通天河和金沙江调水到黄河,但后来各省提出的水量需求越来越大,调查的范围也随之变大,开始考虑从澜沧江和怒江调水到黄河。”崔荃说。   据他回忆,当时拟定了4条调水线路,其中3条是从通天河、澜沧江、金沙江调水,“从金沙江调水到陕西的渭河,全长近3000公里,是最长的调水线路。”   不仅如此,在当时“大跃进”的背景下,有人甚至提出了“开河10万里、调水5千亿”的雄伟目标,供水范围也扩展到新疆。后来,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轰轰烈烈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查工作戛然而止。 16年后重提西线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再次被提起,已是16年后。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一年后,水利部成立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南水北调至此正式由内部想法落实到政策执行上。   为加快推进南水北调的前期调研工作,南水北调办公室做了详细的部门分工:黄委会负责西线工程、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中线工程、淮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东线工程。   此后,黄委会重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勘察工作,在1978~1985的8年间又组织了4次考察活动,在梳理总结以往多次西线调研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更深一步规划西线调水方案。   “此时的调水线路研究范围大大缩小,放弃了以往提出的远距离调水,改由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等3条距离黄河比较近的长江支流调水,每条河流研究一条调水方案。”崔荃说。   考察结束后,黄委会最终提出了从上述3条河流到黄河调水的条规划线路,但这4条线路不是自流方案,均是落差500米左右的抽水方案,“自流方案的线路会比较长,为了降低坝高,减少长度才设置了抽水方案”。   在黄委会结束此次调查的两年后,当时的国家计委决定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规划研究项目,要求“八五”期间继续推进,并要求黄委会在1995年(后延至1996年)完成西线工程规划研究综合报告。   彼时,按照国家计委的要求,南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