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直线斜率在解题中的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直线斜率在解题中的应用.doc

例谈直线斜率在解题中的应用   摘要:直线的斜率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值域、数列问题、线性规划问题、三点共线问题、不等式问题、导数的几何意义等方面。学生熟练掌握了利用直线斜率来处理数学问题,对开拓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直线斜率;应用   一、应用直线斜率求三角函数的值域   求函数的值域要与斜率结合起来,必须从函数的表达式结构上进行分析、转化,使之与斜率的定义及相关公式发生联系。如例l,求函数y=(sin e+1)/(cor 0+2)的值域;教师可指导解题:因为函数可变形为y=(sin 0-(-1))/(cor 0-(-2)),所以y可看作点A(-2,-1)与点B(C0S 0,sin 0)连线的斜率。点B是曲线(x=sin 0且y=cor 0)上的点,即x2+y2=l。该过点A的直线L:y+l=k(x+2),由相切条件△=0或圆心0(0.0)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1。即d=1,解得k=4/3或k=0。函数y(sin 0+1)/(cor 0+2)的值域为[0,4/3]。   二、应用直线的斜率解决与数列有关的问题   当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不为O时,通项an=dn+(a1-d)和Sn/n=d/2.n+(a-d/2)都是关于n的一次式。点列(n,an)和点列(n,Sn/n)都分别是直线上的点。这样就可利用直线的斜率解决与数列有关的问题。如例2,在等差数列{an}中,a3=6,a8=21,求数列{an}的通项。教师可指导解题:从函数的观点来看,在等差数列中,通项an是自变量n的一次函数,则两点(3,a3)和(8,a8)即(3,6)和(8,21)都在一次函数所对应的直线上。直线斜率为:k(=(a8.a3)/8.3=(21-6)/5=3。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an-6=3(n-3)整理得an=3(n-1),所以数列{an}的通项为an=3n-3。   三、应用直线的斜率解决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   一般地,形如(y-b)/(x-a)的目标函数,可视为行域中的点M(x.y)与定点N(a.b)连线的斜率。如例3,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yx-1且y-x+1且0y1,则z=y/(x+2)的最大值。教师可指导解题:画出可行域,因为z=y/(x+2)表示M(x,y)与定点N(-2,0)连线的斜率,所以当M(x,y)在点A(0,1)时,Z=y/(x+2)取得最大值1/2。   四、应用直线的斜率求直线的倾斜角   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在解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五、应用直线的斜率证明三点共线问题   证明三点共线的有多种方法,比如利用:[AB]+[BC]=[AC](距离法)。利用定比分点坐标知识与直线方程法等,而证明已知坐标三点共线,利用斜率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如例5,已知三点A(1,-1),B(3,3),c(4,5),求证: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教师可指导证明:KAB=(1-3)/(1-3)=1/2,KBC=(3-4)/(3-5)=1/2,KAB=KBC。又AB与BC有一公共点B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六、应用直线的斜率解决与不等式有关的问题   将不等式问题通过变形,构造出斜率公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比较斜率的大小,使问题直观简捷地解决。但须注意画辅助图形时要尽量画得准确些。如例6:已知a,b,m∈R+,且aa/b。教师可指导学生证明:不等式的左边可变形为:   (a+m)/(b十m)=(a-(-m))/(b-(-m)),其几何意义为点A(b,a)与点M(-m,-m)连线的斜率,因为00,所以点M(-m,-m)在第三象限直线y=x上。连接0A,MA则K0A=a/b,KMA=(a+m)/(b+m),由图解可知MA、0A的倾斜角都为锐角,且直线MA的倾斜角大于直线0A的倾斜角,所以KMAK0A,即(a+m)/(b+m)a/b。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应用直线的斜率求变量或参数范围等问题。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