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0 ~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
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 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
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局部修订而成。
此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1)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15》以及民政部发布 2015年行政区划变
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 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
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实施以来
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
对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与相关标准进行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
此次局部修订,共涉及一个附录和 10条条文的修改,分别为附录 A和第 3.4.3条、第 3.4.4
条、第 4.4.1条、第 6.4.5条、第 7.1.7条、第 8.2.7条、第 8.2.8条、第 9.2.16条、第 14.3.1条、
第 14.3.2条。
本规范条文下划线部分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
行。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次局部修订的参编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黄世敏 王亚勇 戴国莹 符圣聪 罗开海 李小军 柯长华 郁银泉
娄 宇 薛慧立
主要审查人:徐培福 齐五辉 范 重 吴 健 郭明田 吴汉福 马东辉 宋 波 潘
鹏
~ 1 ~
3.4.3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平面、竖向不规则性,应按下列要求划分:
1 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存在表 3.4.3-1所列举的某项平面不
规则类型或表 3.4.3-2所列举的某项竖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类型,应属于不规则的
建筑:
表 3.4.3-1 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不规则类型 定义和参考指标
扭转不规则
在具有偶然偏心的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两端抗侧力构件的最大弹性水平
位移 (或层间位移) 的最大值与平均值的比值大于 1.2,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
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1.2倍
凹凸不规则 平面凹进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 30%
楼板局部不连续
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
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 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
表 3.4.3-2 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不规则类型 定义和参考指标
侧向刚度不规则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 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
值的 80%;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 25
%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
传递
楼层承载力突变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 80%
2 砌体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大跨屋盖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平面和竖向不
规则性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
3 当存在多项不规则或某项不规则超过规定的参考指标较多时,应属于特别不规则的建
筑。
3.4.4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不规则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
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1 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入扭转影响,且在具有偶然偏心的规定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竖向
两端抗侧力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或和层间位移的最大值与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大
于 1.5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1.5 倍,当最大层间
位移远小于规范限值时,可适当放宽;
2) 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
高烈度或不规则程度较大时,宜计入楼板局部变形的影响;
3) 平面不对称且凹凸不规则或局部不连续,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块计算扭转位移比,对扭
转较大的部位应采用局部的内力增大系数。
2 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
应乘以不小于 1.15的增大系数,其薄弱层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SUS《城镇排水管网运行和维护智能化技术标准》.pdf VIP
- 食堂食材采购及配送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VIP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各章测试题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doc VIP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pdf VIP
- 大C4毕加索使用手册.pdf
- 2024年高级维修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共700题).pdf VIP
- 2025年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docx VIP
- 医院培训课件:《双重血浆滤过置换(DFPP)操作经验分享》.pptx
- 介入手术室患者安全转运.ppt VIP
- 小升初暑假讲义16 《朝花夕拾》2 讲义.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