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入院病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肛瘘入院病历

凤庆县中医院 肛肠科入院记录 姓名:凌翔 性别:男年龄:28岁 民族:汉族 职业:工人 婚姻状况:未婚 出生地:云南凤庆 住 址:凤山镇凤山社区茶厂三组3附2号 床位号:04-02住院号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可靠程度:可靠 发病节气:立冬后6天 入院日期:2012-11-13 08:29 病史采集日期:2012-11-13 09:00 主诉: 反复肛旁肿痛流脓1月。 现病史: 患者于1月前开始出现肛旁肿痛,继之流出黄緑色脓液,无便血,无发热、粘液脓血便。自行在家用马应龙痔疮膏外用,症状无明显减轻,生活极为不便,为进一步诊治来诊收住。自发病以来精神可,二便通畅,体重无明显减轻。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既往史: 5年前因外伤致左上肢前臂骨折,予手术治疗并输血,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 个人史: 出生于本地,未到过疫区,无特殊不良嗜好。 婚姻史: 未婚未育。 月经史: 无 家族史: 否认传染病及遗传病病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 体格检查: T: 36.8 ℃, P:82 次/分, R:20 次/分 ,BP: 120/80 mmhg 步入病房,表情痛苦,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中等,神清语晰,查体合格,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道未见异常分泌物,舌伸出居中,咽不红,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82次/分,律齐,个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肠鸣音正常,约3-5次/分,移动性浊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外生殖器未查,肛门见专科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专科情况: 视诊: 双臀对称,肛门居中,肛旁7点位距肛缘约2cm处可见一溃口。 指诊: 自7点位溃口可触及一条索状物直通向肛内相应肛窦处,肛管内齿线上下3、7、11点位触及柔软团块,肛内未触及硬性肿物,指套无血染。 镜诊: 肛镜下见肛内齿线上下3、7、11点位痔核突起,7点位肛窦处可见脓液溢出。 如图所示: 辅助检查: 已送检 初步诊断 1、低位单纯性肛瘘;2、混合痔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 患者因“反复肛旁肿痛流脓1月”入院,主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久化火,灼伤肌肉,热盛肉腐,热腐成脓,穿肠窜臀,溃后久不收口形成肛瘘,湿热内蕴,余毒未尽,正气未伤,故肛旁反复黄稠脓,气血淤阻,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热毒伤津,舌质红苔黄,脉弦滑,为湿热下注之象。 中医诊断: 1、肛漏 湿热下注证 2、混合痔 湿热下注证 中医鉴别诊断: 可与肛漏之阴虚毒恋证相鉴别,阴虚毒恋者,因劳伤忧思,房劳过度,肺痨下传广肠。积聚成毒。穿肠窜臀,破肛门而发,由于病程长,日久破溃,溃后脓清如泔水,淋漓不断,创口日久不收,潮热盗汗,心烦口干,为阴液亏虚之象,脉细数为其特点。 西医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病史体查及辅查及专科情况所示。 西医诊断: 1、低位单纯性肛瘘;2、混合痔 西医鉴别诊断: 应与肛周皮肤感染疾病相鉴别,肛瘘为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继而形成瘘道。而肛周皮肤感染为多在肛门周围与臀部皮下,其病变范围较广,呈弥漫型或结节状,皮肤常有许多窦道溃口,且有脓汁,但其病变在皮肤和皮下组织。 诊疗计划: 1)肛肠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 2)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3)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治疗。 4)西医:术前准备,术后止血,抗感染治疗。 5)中医: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给予三黄洗剂熏洗以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具体方剂如下: 大黄30g 黄芩30g 黄柏30g 地肤子 30g, 蛇床子30g 五倍子10g 苦参20g 透骨草30g, 蒲公英30g 鱼腥草30g 苍术10g 芒硝30 冷水煎煮,每日一剂,取汁2000ml,每日坐浴2次。 6)适寒温,调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