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排水技术交流文档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防排水技术交流文档汇编

隧 道 注: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局部股水,可在距离拱墙脚一米以外挖设临时排水沟(防止浸泡拱墙脚),引到临时蓄水池,在设置专门的引水管将水引进隧道中心沟,水管可根据股水大小设置。 2、“堵”就是在隧道内设置隔水层,使地下水不能涌入隧道。 《一》防水材料安装 防水材料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验收合格后进行铺设,先铺土工布,后铺防水板,防水层铺设前仔细检查初期支护表面的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头,一定要切除,去除尖锐、坚硬等凸出物。对铁管、钢筋、铁丝凸出物,应从根部去除,并用细石混凝土磨平覆盖。铺设基面应平整牢靠、清洁干燥。 ⑴、土工布铺设: 首先用作业台车将单幅土工布固定到预定位置,然后用专用的热熔垫片和暗钉将土工布固定在喷射砼表面上,松弛适度,使土工布上任何部位都能同时达到喷射砼面。热熔垫片和暗钉按梅花形布置,拱部间距0.5~0.8m,边墙间距0.8~1.0m(参考值),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 ⑵、防水层(EVA-28m*3m*1.5mm)铺设: ①、作业台车将防水板固定到预定位置,然后用手动电热熔接器加热,使防水板焊接在固定土工布的专用热熔垫片上。 ②、防水板铺设要松紧适度,焊接应牢固可靠,要注意确定合理的松弛程度,铺设好的防水板应该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应防止过紧撕裂、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防水板脱落,以保证防水质量,应避免松动鼓包导致人为储水和侵入衬砌、影响衬砌厚度。 ③、防水板之间接缝采用双焊缝进行热熔焊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5mm;防水般的接缝应与“三缝”(施工缝、伸缩缝、沉降缝)错开1~2m,焊接前取小样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焊接温度和走形速度。 ④、焊接完毕后焊缝应透明、无杂质、无气泡。现场实验员做气密性实验,采用充气法进行检测,充气压力为0.25Mpa,保持该压力不少于15分钟,允许压力下降不超过10%,如果压力持续下降,应该检查漏气部位并对其部位进行全面的手工补焊,直到不漏气为止。 ⑤、防水板铺设完成后,需要对表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破损部位及时进行补焊,补丁应剪贴成圆角,不得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尖角存在,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7cm。补丁要满焊,不得有翘边和空鼓部位,补丁应进行漏气检测。 ⑥、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20~25m,拱墙范围设置防水板时,防水板应铺设至侧沟底以上30cm处,并与开挖工作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应设置可靠的防护措施保护防水板,防止机械损伤或电火花灼伤防水板。 ⑦、隧道衬砌突变加宽处,隧道与侧向洞室阴阳转角处,应整理平顺,并按空间形态覆盖连接、铺设双层防水板,搭接范围不小于1m。洞室一般应整体灌筑,若不能避免出现环向施工缝,则应避开其与正洞接口处3m范围及洞室本体与后墙处。洞室施工缝处理按正洞要求办理。 ⑧、明洞外贴防水层应于模筑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实施,依次设置沥青、防水板及水泥砂浆保护层。明洞衬砌表面应去除模痕,砂浆整平凹陷;防水板连接按正洞施做。 安装好的防水板效果图。 ⑶、盲管安设 土工布、防水板铺设过程中,盲管同步安装,纵向采用φ80双壁打孔波纹管,环向采用φ50双壁打孔波纹管,盲管安装前,应先外裹土工布,防止砂浆或杂物进入,以透水布带或麻绳绑扎牢固,绑扎间距不大于40cm,土工布弧面应平整,不得凸起、露缝,纵向盲管基于仰拱矮边墙混凝土基座铺设,基面应平整并彻底清除杂物。纵向盲管必须用防水板包裹,纵、环向盲管采用变径三通连接(特殊情况除外)。设置边墙横向联系管,环向盲管一般设于初期支护表面,按10m一道布置,当为较大面积渗水时,可以调整间距,增设环向盲管数量。盲管布设应顺直牢固,避免混凝土浇筑导致松动走形及破坏后设防水层。 盲管位置确定如上图(五线上墙)。 ⑷、止水带(宽*厚:300mm*10mm)安装 ①、环向外贴止水带根据端模定位,以胶带或粘胶固定于防水板面上,环向及纵向中埋止水带则需通过端模按折叠式或卡扣式安设,钢筋混凝土设钢筋卡。止水带的安设应准确、牢固、顺直、不得有扭曲现象,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跑模漏浆和止水带移位。止水带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止水带安装径向位置允许偏差±5cm,纵向位置允许偏离中心为±3cm,中心线位置应和施工缝中心重合。 ②、止水带宽度为30cm,外露15cm,安装过程中,可以在距离止水带一半位置处设置一道¢8定位钢筋,用于固定止水带,自检过程中,用尺子量。对于外露不够的地方,及时调整。止水带接头连接应采用焊接或根据设计要求,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止水带搭接不少于20cm。 ⑸、止水条设置 ①、需要在仰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压设凹槽,待混凝土干燥后,用配套的粘结剂或水泥钉固定止水条,在浇筑下一环混凝土。 ②、施工前,必须对止水条和预留槽尺寸进行检查、清理、清洗干净,排除杂物,止水条必须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