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壹、业务计画实施绩效.doc
國立成功大學校務基金
總 說 明
中華民國101年度 PAGE 11
壹、業務計畫實施績效:
為教育本校學生,造就國家人才,充實各項設備,改善研究環境,營運計畫實施績效如下:
一、教學方面:
(一)提昇教學品質:
1.本校擁有九大學院,八大校級研究中心,四大頂尖研究中心,學術領域完整,且校地相鄰,極有利於建構跨領域學習殿堂,推展跨領域學分學程、全英文學程、國際學位學程及通識教育跨領域課程之開設,期能培養學生多元專長及跨領域整合能力。本校已訂定跨領域學分學程評鑑要點,落實學分學程進、退場機制,預計102年下年度完成六門跨領域學分學程之評鑑作業;實施教學反應調查, 100學年度上學期學士班平均4.26分、碩博士班平均4.43分及全校平均4.28分,100學年度下學期學??班平均4.28分、碩博士班平均4.48分及全校平均4.3分,顯示本校教學品質均維持優良水準。
2.檢測教學品質,建置E化教學設備,提供數位講桌、電子白板、65吋互動觸控顯示器及即時教學反饋系統等,改善一般學生在課堂間不踴躍表達的限制,讓授課教師可即時進行教學調整,活化學生學習成效,課後亦提供教學輔助之應用(例如moodle教學平台等),擴充數位演講整合平台,可供師生不受時空限制,隨時瀏覽已錄製課程或各學術領域之專題演講及研討會。建置遠距教學設備,持續推動網路教學配套措施,設立「多媒體網路教材製作中心」,提供教師課程上網之協助。
(二)培育優秀人才:
1.依據本校教育目標,訂定本校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規劃多元化通識課程,建置全校課程地圖,鼓勵跨領域學習,以提供學生完整學習藍圖及多元學習機會,101學年度各教學及研究單位設置跨領域與專業學分學程共計22個,修習人次為574人;持續推動服務學習課程,101年各學系及行政單位開設具服務學習內涵課程共65門。
2.為提升本校教學助理專業技能,辦理教學助理相關系列培訓,透過教學助理培訓,協助教師教學與輔導品質之提升,提供學生更完善的學習資源,本年度取得TA證書共994人次,在博士生教學能力培訓部分共45位博士生完成培訓課程取得結業證書。
3.開辦菁英培育班,以培育菁英學生之國際觀、企業觀、語文能力、領導才能及分析與獨立思考之智能。建立豐富的人文與藝術校園環境,並推展校內各種藝文活動,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舉辦各項創意競賽與國際交流活動,激發學生之創新與國際觀。
(三)提升大學國際競爭力:
1.全球化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之主軸,為使本校躍升頂尖大學之林,推動與執行各項國際化方案,建置完整國際交流資料庫,促進外國專業學者來訪,拓展外國學生招生質量,營造友善與完整英語學習環境,改善外語授課課程,積極推動具競爭力之國際學程,鼓勵學生赴外交換學習研究以及積極招收外籍生,以完備及提升本校整體環境及教職員生之國際化程度等。藉由多方面之溝通平台與全球高等教育機構接軌,汲取經驗,藉以拓展本校師生國際視野,提升本校學術成就,以達本校擠身世界頂尖大學之目標。
2.101年度本校外籍生人數共1337名(含國際學位生、僑生及大陸學位生),達全校學生人數6%。國際學位生來自67國,學生分布最多前五個國籍分別為: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美國及泰國。101學年度外語授課程數比例達全校之6%,於推動全英語授課學程方面亦有增長,共計開設有9全英語學位學程、1全英語學分學程。
(四)強化通識教育:本校提升通識教育教學品質之實施績效如下:
1.持續通識教育課程的改革規劃與推展:強調核心通識之價值,本年度開設核心通識課程四領域-基礎國文、國際語言(英文)、公民與歷史、哲學與藝術課程共541班,堅持跨領域通識必修所屬領域外的三領域各至少一門,但維持跨領域通識的彈性,即在不違反上項原則下讓各系亦有自主空間,並鼓勵不同學院教師合作開設跨多領域的「科際整合」通識課程,本年度共開設40班,佔跨領域通識課程班數(227班)之17.62%。
2.加強師生對通識教育價值與內涵之認識:本年度發行通識教育專刊第31、32期,印製通識文宣及更新網頁,宣導本校之Misson Statement、通識教育目標、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並介紹通識課程架構、跨領域通識課程優良教師等。
3. 獎勵專任教師投入通識教學: 101年10月17日遴選出第10屆(100學年度)跨領域通識課程優良教師4位,並依本校「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人才獎勵支給原則」核給點數及「跨領域通識課程優良教師獎勵與遴選要點」獎勵;另針對通識課程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