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思考(理论与实践)
* 本文为2012年贵州省社科联理论创新课题项目《三线建设对贵州文化的影响》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zskl-2012-09) Email:cjh3262@
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建设思考
—以贵州省黔南地区为例
陈剑虹 蔺剑锋
[关键词]三线建设; 贵州黔南;文化遗产 ;基础数据库
[摘要]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影响并推动了广大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对三线建设重点省份之一的贵州黔南地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分析,提出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数据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面对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重视地方特色资源库建设。尤其是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大力推动下,自2007年来以江西、福建等为代表的图书馆已经完成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江西陶瓷文化多媒体资源库》、以及“福建文化记忆”多媒体资源库群集的建设思路。这些优秀的特色文化资源不仅使得珍贵的地方文化遗存得到抢救性的保护,也俨然成为图书馆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
贵州虽处于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却是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民族民间文化、屯堡文化、红色文化、夜郎文化、三线文化[1]等已经成为贵州文化的名片。贵州三线文化作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项目已立项。黔南州图书馆是该项目的第一个实施主体,面临着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压力,希望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条不发达地区基层图书馆如何建设建好特色资源数据库的新路子。
1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自1964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建设,我们称为三线建设。它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2]。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1对研究和发扬西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 “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资源建设,实质上是把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上升到文化价值的层面上来,从更加深刻的意义上,更广阔的空间上来认识三线建设,理解三线建设。在客观上、无形中也促进了对西部地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三线建设、三线经济、三线人已经成为西部开发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三线建设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是西部地区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针对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研究不仅能够梳理西部现代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是丰富和完善西部地区文化多样性、独特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十分显著。
1.2真实再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线建设是基于战备需要而实施的,事实上作为中国建设史上第一次西部大开发,其开发落后地区的意义明显大过其军事上的成就。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干部、专家、科技骨干从全国各地进入西部荒蛮之地铺路架桥建厂房开展科研教学。每个迁入的企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在确保生产的同时还必须解决生存问题。因此几乎所有的三线企业都建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食堂、医院、学校、图书资料室、养殖场等。学校招收驻地儿童,医院为附近群众看病,放电影时周围几十里的村民都聚集观看,形成了一个设施相对完善的小社会。这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所在地社会的发展,尤其对周边封闭落后的农村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些改变体现的不仅仅是在生产生活上,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由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可以说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农业经济、社会文化、地域文化等都可以基于数据库建设而得到广泛、完整的留存下来,有利于研究和借鉴。
1.3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刻不容缓
贵州处于三线腹地,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利于备战,又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成为了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3]。中央在贵州黔南、黔东南两个少数民族地区建起了三十几个企事业单位、研究所、学校,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军工电子工业基地(〇八三基地)。然而由于对现代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不足,在近几年旧城改造中甚至没有加以考虑,大部分遗留下来的三线企业厂房被拆除、工业物品被遗弃。如黔南拆掉083基地新建公园;中国工程院士预警机之父王小模工作过的1038雷达研究所被化工厂占用遭到破坏;还有州境内贵定、龙里曾经是总后勤军需军备生产储备重要基地,是湘黔铁路建设的主战场;贵定3326雷达生产厂遗留下的空厂房尽管破旧,因是军工厂房,仍十分坚固牢实,具有时代特征的标语、领袖像依旧清晰。这些丰厚而又特色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