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在艺术硕士(MFA)考研真题解析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在职艺术硕士(MFA)考研真题解析
才思教育网址:
PAGE 12
才思网址: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在职艺术硕士(MFA)考研真题解析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在职艺术硕士,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真题,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艺术欣赏当然要以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为前提,没有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或欣赏对象,自然不可能有艺术欣赏活动。但是,在艺术欣赏中,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 也并不是被动的反映或消极的静观。从表面上看,从身体上看,欣赏者似乎完全处于一种“静态”的状态。然而,从实质上看,从心理上看,欣赏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又有着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联想、想象等诸多心理因素的自我协调活动。它不仅是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同时又是欣赏者对艺术形象能动的改造加工过程。因此,欣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行再创造和再评价,从而完成和实现、补充和丰富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可以看出,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振荡关系。一方面,艺术作品总是引导着欣赏者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欣赏主体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能力来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总而言之,艺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3)审美性。艺术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美学理论告诉我们,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与艺术美,二者之间的划分归根结底就在于艺术美直接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所以,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特、峨眉的秀丽,这些名山大川的自然美,虽然从原因来看,都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漫长历??中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建立,但是,这些天然风景之美,毕竟都是大自然造就的。艺术美却不同,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注意,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为艺术品。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艺术品。正因为这样,我们听一首乐曲,看一幅绘画,读一本小说,看一部影片,都会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快感,获得了一种审美享受。
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终于完成了由实用向审美的过渡。艺术也正是在这一进化历程中产生,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艺术美作为现实的反映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和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与此同时,艺术又是人类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的表现。
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虽然艺术欣赏的特殊性在于直观感受性,即由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直接引起人的美感,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在这种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中,已经融合了真、善、美的内涵,只不过它是通过艺术美直接体现出来罢了。艺术美要以真和善为前提,并通过审美性体现出艺术中这种真、善、美的统一。艺术中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真实,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也就是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同样,艺术中的“善”,也并不是道德说教,同样要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创作,使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艺术作品之中,也就是化“善”为“美”,体现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艺术的审美性和“丑”的关系。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生活中“丑”的东西,一旦进入了艺术,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同样要通过审美特征将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在生活中既可以找到美的现象又可以找到丑的现象,在艺术中却一概都以审美性表现出来。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了艺术美。事物本身“丑”的性质并没有变,但是作为艺术形象它已经具有审美意义。
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性,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各种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个艺术门类在运用形式美的规则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规律。然而,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又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艺术贵在创新,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形式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史教研组工作计划-1史教研组工作计划-1.doc
- 201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模拟试卷201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卷.doc
- 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业水平考试数学真题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真题.doc
-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政府济学复习题3.doc
- 政府的权力课时练习政府权力课时练习.doc
- 2014年宝鸡文理学院计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选题表22014年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选题表2.doc
- 政府经济学05任务003政府经济学05任务0003.doc
- 201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读试1201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试1.doc
- 政府经济练习20061271969政府经济练习200611271969.doc
- 政府经济学考试重点政府济学考试重点.doc
- 2014年长沙市初中毕业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地理(二)2014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地理(二).pdf
- 教学设计——三角形的特教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doc
-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整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整理.ppt
- 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1 经典母题30题(理)(原卷板)Word版无答案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1 经典母题30题(理)(原卷板)Word版无答案.doc
- 教学设计-画脸谱教学设-画脸谱.doc
- 2014年餐厅无线点菜全统方案2014年餐厅无线点菜全系统方案.doc
- 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2 新题精选30题(理)(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2 新题精选30题(理)(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 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3 最有可能考的30题(文)(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3 最有可能考的30题(文)(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 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3 最有可能考的30题(理)(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3 最有可能考的30题(理)(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 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理)(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理)(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