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灌阳县建置与县治变迁考辨--南岭走廊历史地理研究之一.pdf
第 32 卷第 2 期 贺 州 学 院 学 报 2016 年 6 月
Vol.32 No.2 JOURNAL OF HEZHOU UNIVERSITY Jun. 2016
古灌阳县建置与县治变迁考辨
———南岭走廊历史地理研究之一
江田祥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
摘 要 结合西汉岭南政治格局,推测观阳县创置于汉文帝初年,被废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 ] 111
年)征服南越时,提出东汉末建安十五年( 年)刘备复置观阳的观点,并认为东汉末以后的观阳县治皆在
210
今灌阳县城地 。 通过考辨《水经注》的相关记载,纠正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上一些讹误,廓清了西汉以来观阳
县政区设置及县治变迁的历史。
关键词 南岭;观阳;刘备;水经注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K234 [ ] [ ]1673—8861(2016 )02—0007—05
在传统帝国时期,南岭走廊地处帝国内地边缘 阳古城址的位置,然而东汉末 、孙吴时期的观阳治
地带, 历史上有多个政治集团在这一地区进行角 所又在何处,《中国历史地图集》[2 ]中将魏晋南朝时
逐,其政区设置及变动也较为频繁 。 或因为此,南 期的观阳县治订在今灌阳县城灌水东岸 , 其中的
岭走廊的政区地理依然有不少待明晰之处 , 一些 《隋朝卷》又将县治订在今灌阳县城② ,这种观点是
历史文献记载尚须一一辨析 。 本文所研究的广西 否可靠 , 还有历史文献 中关于观阳县治的其它说
灌阳县处于桂北山区、湘桂交界地带,位于南岭走 法,都需要综合进行辨析。
廊西段,都庞岭及海洋山脉夹峙其东西,文献记载 二、观阳县始置于文帝初年、省并于元鼎六年
对古代灌阳的政区设置与县址存在不同说法,需要 今灌阳县在 隋朝以前称为“观阳”,本文使用 的
细致考辨。 “古灌阳县”包括观阳县。 观阳县始置时间,后世地
一、学术史回顾 志大多从《宋书·州郡志》“观阳男相,吴立”之说。
观阳县始置于何时、何时被废、又复置于何时, 1972 年,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了三幅绢 帛地
历史文献资料有多种记载,说法不一 。 观阳县始置 图,其中一 幅被命名 为“西汉长沙国南部地形 图”,
于何时,传统文献大多依从《宋书·州郡志》“观阳男 这 幅地形 图由墓 主下葬时间而被认为成 图于汉文
相,吴立” [1 ]1131 的观点,认为观阳县乃三国孙吴时 帝十二年(前 168 年)之前,谭其骧先生据此推断文
期所创置。 随着 1970 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地 帝十二年前已设有观阳县 [3 ]255 ,但未 明确指 出观阳
图的发现以及古观阳城址(在今灌阳县西南新街乡 县的始置时间 。 后晓荣的“秦朝说”及蒋廷瑜先生的
古城岗)的发掘,谭其骧先生等将观阳县初置时间 “楚国说”
虽皆有合理之处,但仍有待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卫生用杀虫剂的变迁和发展.pdf
- 印度2015年双边投资条约范本草案评析倡--White Industries v.India 案裁决阴影下的重大立场变迁.pdf
- 印度政治信任的世代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世界价值观1989-2007年调查数据的分析.pdf
- 印度政治变迁中的传统文化因素.pdf
- 历史与现代之交融——包头市梅力更召庙的历史背景与现代变迁.pdf
- 压块对H96矩形管绕弯成形回弹与截面变形的作用.pdf
- 县域劳动力流动的变迁规律——以江苏昆山为例.pdf
- 双向加载煤岩变形与声发射特性颗粒流研究.pdf
- 反倾岩石边坡变形破坏试验及有限元分析.pdf
- 发展与变迁--主持人语.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