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实践单位:
实践地点:
目录滚动轴承套圈热处理工艺
滚动轴承套圈
概述
轴承套圈是滚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滚动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同时,支承转动的轴及轴上零件,并保持轴的正常工作位置和旋转精度,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
轴承套圈的相关数据:
套圈尺寸:?110×22 mm
套圈内圆:?95mm
套圈外圆:?110mm
套圈厚:7.5mm
最终处理后硬度:60~65HRC
受力分析和失效形式 :
(1).都是在交变接触应力下工作,在交变接触载荷作用下,易产生接触疲劳破坏导致轴承失效。
(2).轴承套圈与滚珠之间的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使轴承因磨损而丧失精度。
(3).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轴承零件还会受到复杂的扭力和冲击载荷。
(4).轴承的失效形式主要是接触疲劳破坏,除此之外还存在断裂、磨损、点蚀
4.对轴承零件的性能要求:
(1).高的淬硬性和足够的淬透性,以保证表面有均匀的、高的硬度,从而保证其耐磨性。
(2).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抗压强度,以保证其有长的使用寿命。
(3).高的弹性极限和冲击韧度,以减少变形和偶然冲击破坏。
(4).要有足够的尺寸稳定性,以保证在使用中不发生尺寸变化。
(5).一定的抗蚀性,以便抵抗大气和润滑油的化学腐蚀。
(6).良好的工艺性,以保证大量生产的需要。
(7).对于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轴承零件要求能耐高温和高的耐腐蚀性。
二.滚动轴承套圈的材料
1.材料:这里使用的材料是GCr15
2.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相关工艺参数
碳:保证轴承钢具有高的硬度,高的耐磨性和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含碳量应超过共析钢的成分,故铬轴承钢的含碳量控制在0.95%~1.05%的范围内。
硅、锰:提高淬透性。
铬:铬作为主加元素主要是提高淬透性,铬在轴承钢中能部分的溶于铁素体,部分的溶于渗碳体,形成较稳定的合金渗碳体,在淬火加热时,含铬的合金渗碳体溶解较慢,可减少过热倾向,经热处理后能得到细的马氏体和细小均匀分布的碳化物。这种组织有好的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
硫、磷:加入硫、磷可改善其切削性能,以便于切削加工,S可提高其可塑性,P起润滑作用。
3.GCr15的性能
其综合性能良好,淬火和回火后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高的接触疲劳寿命,热加工变形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均好,但焊接性差,对白点形成较敏感,有回火脆性倾向。
三.设备:高温箱式炉、中温箱式炉、井式回火炉、料框和金相式样切割机
四.工艺
(一).工艺路线:备料——锻造——正火——等温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磨削加工
(二).工艺分析:
1.正火:
(1)目的:细化组织,消除过热缺陷,消除过共析钢网状碳化物和粗大的片状珠光体组织,改善锻造后的晶粒度,为球化退火和淬火作组织准备,使珠光体的含量增多并细化,从而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同时利于碳化物的溶解,使A均匀化。
(2)工艺参数:
①温度:因GCr15的碳含量较高,属于过共析钢,故其加热温度取Accm+(30~50)℃。 Accm+(30~50)℃=900℃+(30~50)℃=930℃ 其加热温度取930℃
②时间:由经验公式T=αkD求得,已知D=7.5mm ɑ取1.5 k取1.3
所以 T=αkD=1.5×1.3×7.5=14.63 (min)
但考虑到装炉方式,炉温均匀性及GCr15含铬量较高,故将正火时间延长到30分钟。
(3)冷却方式:空冷。根据零件的有效厚度和正火温度正确的选择冷却条件,以免再次析出网状碳化物或增大碳化物颗粒、裂纹等缺陷。为此,必须严格控制冷速,一般冷却速度大于50℃/min。零件较多,应采取分散空冷。
(4)工艺曲线:
930℃
T/℃
t/min
30min
空冷
正火
(5)检验:?组织:珠光体和碳化物
硬度:270~390HBS
外观:表面无裂纹和伤痕,如发生畸变应不影响后续加工。
此工艺会产生何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课件.ppt VIP
-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课件.pptx VIP
- 前交叉韧带损伤学习课件.pptx VIP
- GeForce GTX 1070Ti显卡电路图纸参考 PG411 Rev A00.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北京(主编杨力)(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进阶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一汽-奔腾B50-产品使用说明书-奔腾B50 2014款1.6MT伙伴-CA7165MT4-B50伙伴用户手册.pdf VIP
- 八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压轴题突破专项(苏科版)06平行四边形(五大题型,45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 角膜地形图与圆锥角膜.ppt VIP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