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清时期的岷县林木.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的岷县林木.doc

PAGE  PAGE 7 明清时期的岷县林木   [摘要]历史上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条件,造就了岷县繁茂的森林植被。明清以来,先民与林木关系非常密切,他们采伐林木或满足自用,或外运生财,把林木当作重要的谋生手段,随之森林资源逐渐减少。上世纪森林砍伐与破坏进一步加剧,致使自然灾害频发。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有望改善岷县森林生态资源的现状。   [关键词]岷县;林木资源;林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24-02   岷县地处黄河支流洮河的中游,为陇南山地与甘南草原、陇中黄土高原接壤区,境内山地广布,雨水充沛,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历史上活跃在岷州大地上的羌藏等先民素以畜牧为生,稼穑次之又次,加之当地去中土遥远、道路壅塞难行,林木仅用以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因此岷县境内森林植被十分繁茂。   一、森林分布面积广大、树种繁多   “溯自六合马公德辉,于洪武十一年秋奉敕掌岷,修城垣,练士卒,立楼置门,伐木通道。”明朝初年开设岷州卫时,把“伐木通道”与建城治军并提,可见当时林木还是修筑道路很大的障碍。修于康熙四十一年的《岷州志?贸易》记载:“岷州货殖之利,惟林木为最广。”在叙及集市贸易时又说:“向以朔望为期,协镇吕公天玉令以逢一为期。至期民皆集货于市,名曰跟营。然不过以有易无,各济其所用,非货财生殖之可比也。”此处所谓“货财生殖”者,即指林木经济,两相比较见出林木经济对于当地群众的重要意义。修于光绪三十三年的《岷州续志采访录?实业》亦有类似的记载:“农民而外,无恒产者资林木以为生。”这样大的人群以林木为谋生手段,再次反映出明清时期岷县森林植被的繁茂。直到民国时期,岷县的木材资源还很丰富,顾颉刚先生1938年考察岷县时看到当地“林木茂密,不惜以盈丈之木供爨烧”,“木价低廉,甚大可合抱之松木只一毛钱耳。”可见当时岷县木材储量大、价格低,甚至因此浪费了很多可贵的木材资源。顾先生见此情景,不由得感叹:“倘他年集得资金,在此设一木材公司,岂非永久之利。”???实,早在清代岷州就设立了野狐桥、茶埠峪、新寺镇等木厂,开始采伐树木、发展林木经济了,但并没有采取顾先生设想的“伐其老者而护其稚者,年为之补植”的办法从而成为“永久之利”。   历代文人雅士流传下来的许多诗词对岷县茂密的森林植被也有反映。明人江奎在《岷州卫八景》“岷山集翠”中有“树色晴分宿雾间,鸟声暗度斜阳里”的诗句,在“西岭晴云”中有“长途西去是洮州,松柏森森满幽谷。白云出岫本无心,随风几度倚长林”的诗句。明人吕楠在《题摩云岭》中描述岷县东乡闾井以南摩云岭时有“一江白浪摩云岭,万树青松闾井河”的诗句。阎溥在《题崖东草堂》中赞美城郭近郊的东山,有“松满青山花满渠,幽人从此卜幽居”的诗句。类似的描述在流传下来的咏岷诗词中俯拾皆是。   流行于洮岷一带的民间山歌花儿有许多涉及林木,在岷县北路一带的传统“花儿”,往往用“出了大门入了林”、“斧头要剁红桦呢”等起首,足见历史上这一代树木茂盛。有一首传统花儿这样传唱:“松树林里猴丢盹,瞅着我怜儿担的桶,担上水桶走得稳,人品压了十三省。”??v十三省是明代行政区划建制,可见那时林木茂密,岷州乃是林栖动物的天堂。“高山顶上松树多,郎是天上日头哥,东头出来西头落,天天把妹常照着。”则直白地唱出了林木分布状况。“小豆开花扯蔓呢,人在隔河两岸呢,隔河两岸也不难,砍倒白杨造野船。”??x在这里,随处可见的林木变成了恋人们相会的媒介与寄托。   岷县十八位湫神之一的分巡圣母成神故事也与森林有直接关系。相传在明朝时,甘南康多藏区有一位名叫婆格达苏的藏家女,出嫁后遭受婆家虐待,便只身进入山林缢死在一株紫檀树上。死后多次显灵,为进山伐木者解难。后来被岷县秦许乡伐木者引导出山在当地供奉,被称为灯笼佛。嘉靖二年(1523),岷境大旱,祈于灯笼佛,得降好雨三昼夜。于是,州官便贴封灯笼佛为“分巡圣母”。时至今日,分巡圣母仍在岷县秦许乡包家族村享用香火祭祀,每年农历二月二日为分巡圣母举行盛大的庙会祭祀活动,可以说正是茂密的森林资源成就了分巡圣母。   岷县不仅森林分布广,树种也非常多,《岷州志?物产》木类条罗列当地出产的木材有:白松、油松、磁松、扁叶松、绵柏、青■、桦木、椴木、云楸、梨木、枣木、核桃木、梁子木、五柯木、枇杷木、绵柳、三春柳、金线柳、白杨、黄杨、小竹等。《岷州乡土志?物产》中对树木也有记载,除上述树种外???尚有缠条、杨套石等,并在按语中说:“木名多无考,只存大概,不尽录也。”地方史志互相传抄袭用,纂辑者未能全面考察树种名目,应是事实。   二、林木资用   “岷州货殖之利,惟林木为最广”,“无恒产者资林木以为生”,《岷州乡土志?物产》中也说:“岷地寒,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