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费背景下当代电影启蒙功能的缺失.doc
PAGE
PAGE 8
消费背景下当代电影启蒙功能的缺失
[摘 要] 在消费主义时代,电影的工业化生产体系愈加完善,实用主义和娱乐主义占据了电影文化生产的主导形态,电影被商业的枷锁紧紧铐住。在电影表现形式上,不断披上特效、特技等光鲜亮丽的外衣去迎合大众的趣味,电影成为一种只供娱乐的消费品。本文主要探讨了消费主义时代电影策略的实质以及当代电影启蒙教化功能的匮乏、电影品评机制的转型,并提出电影艺术未来发展的途径。对于正确看待当下我国电影艺术的形势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消费主义;娱乐;教化;启蒙
电影曾经被称作“第七艺术”。然而,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现今的电影越来越依靠暴力、色情、灾难、恐怖和特效等手段来赢得观众的兴趣。票房越来越成为电影成功与否的价值尺度。商业追求和市场导向进一步证明了“电影是一门工业”的价值定位。电影人也逐渐依据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与需求而改变其创作的观念。遵循商业规律生产大众文化产品已成了电影制作名正言顺的代名词。电影被商业的枷锁紧紧铐住,实用主义和娱乐主义已经占据了电影文化生产的主导形态,电影几近一种娱乐消费品。
一、消费主义时代的电影策略
(一)中西方电影的消费主义转型
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ard)在马克思提出的历史衍化的三个阶段(前商品化阶段、商品阶段和商品化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个阶段――消费社会阶段。在消费社会中,商品不仅仅是数量的极度扩张甚至过剩,而且商品的消费类型不再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更向文化生产领域迈进。波德里亚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验证,艺术领域的各种类型作品,如文学、绘画、雕塑等都变成了明码实价的商品。而在所有艺术领域中,电影最先成为消费对象,并且发展迅速。在美国,“待到30年代中期,电影已经与钢铁和汽车工业平起平坐,成为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个主要行业”[1]。1993年,好莱坞投资7500万美元的影片《侏罗纪公园》,创造了高达8亿多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美国电影行业复苏的标志。继《侏罗纪公园》之后,??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变形金刚》等难以计数的大片不断推出,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
在我国,几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使中国已经逐渐步入了消费主义社会。在电影产业中,由于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票房的压力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电影制片亟须建立符合市场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很多电影人因无法面对经济、社会等种种复杂现实的压力而纷纷进行商业化转型。自2000年之后,在国内民营资本的参与下,包括张艺谋、陈凯歌等知名导演“被迫”纷纷选择下海,张艺谋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以《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艺术电影成名国内外,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他又推出《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系列国产大片,在国内创造了可观的票房利润,将国产电影市场带入了“中国式好莱坞时代”。当下,经过电影人不断的努力,已经在电影艺术与商业之间建立起了更为“融洽”的关系。
(二)消费主义电影的策略及实质
相比其他艺术形式而言,电影可以说是制作成本最高的艺术样式。因为电影创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因此,电影的创作与经济联系密切,这也成了电影创作最大的束缚和障碍。在消费主义时代,电影与经济的关系则愈演愈烈。电影生产首先要依循商业规律,按照市场做出评价,电影投资如果不能够回收,就不可能进行电影的再生产。因此,消费主义时代的电影更加成为一种以经济为中心进行投资盈利的手段。大片路线,感官策略,聚明星,拼大腕等,这些早已成为票房制胜的法宝。商业电影最大化地满足了观众的娱乐、猎奇、窥视和追求刺激的心理,也将电影的品位降低到了人类接受信息的感官本能状态,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消费主义时代其电影生产背后真正的舵手是电影的投资人,投资人与导演之间表面上是以一种合作关系在进行电影创作,而实际上是一种商业投资和经济妥协。电影生产背后真正依循的是商业规律,而不是创作规律。导演和演员都是被雇用的,电影拍摄是为了达成商业目的进行的一次生产性合作。正因为如此,电影创作者在消费主义市场环境下,放弃了自己的创作立场,失去了作为创作者的独立性。因此,电影在消费主义时代不再作为传递更高精神价值的手段,电影艺术所承载的启蒙教化功能在消费主义时代逐渐被弱化,被忽视。
二、电影启蒙教化功能的缺失
(一)中国当代电影现状
在消费主义时代,中国当代产业不断升级。电影的制作从传统的实景拍摄走向虚拟摄影棚制作;从传统特技到数字特技;从35毫米胶片到8K数字拍摄;影片放映从4K到8K;从2D到3D;从宽银幕到超宽银幕,再到IMX影院;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环绕立体声,再到当今的杜比全景声系统等,这些都成为中国当代观众越来越熟悉的电影技术的代名词。电影产业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