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风至小暑来.doc
PAGE
PAGE 6
温风至小暑来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汉语里,暑为热,小暑也即小热。此时暑热之气未达极盛,因此得名“小暑”。小暑节气期间,有六月初一、六月六、入伏等传统的一些时间节点。在这些节点上,民间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
节候表征
在古人的观念中,小暑是农历六月的节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月初为小暑,月半为大暑。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小暑有三候:“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一候“温风至”,取意于“温热之风至此而极”;五天之后,蟋蟀出现在墙壁之上,在古人看来,蟋蟀似蝗而小,季夏羽翼稍成,居于墙壁之穴,因此二候为“蟋蟀居壁”;再过五天,鹰开始学习搏击,古人认为小暑之前,鹰性慈柔,小暑之后,阴气渐生,鹰感阴气而学习搏击,因此三候为“鹰乃学习”。《夏小正》说六月“鹰始挚”。
唐人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中描述:“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r新习学,蟋蟀莫相催。”诗人写小暑时的“三候”――温风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也写竹暄、雷鸣、户牖、阶庭,动静结合,寥寥数笔,勾勒出了一幅江南风情画卷。
小暑节气之末,是传统“三伏”之始。“夏至三庚数头伏”,古人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全称“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或十天、或二十天。
气温高、降水多是小暑及此后的大暑节气期间我国南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点。对此,农谚多有反映:“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大暑,灌死老鼠”“小暑打雷,大暑破圩”“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等等。
农事活动
根据古人“月首为节气,月中为中气”的划分,小暑是六月上半月的节气。此时,北方谷、黍等春播作物开始抽穗吐秀,民间有“六月六,看谷秀”之说。“看谷秀”透露出民众丰收在望的喜悦,此时虽然已忙过了夏收、夏种,但农作物田间管理的任务并不轻松。东汉崔??在《四民月令》中讲六月“趣耕耘,毋失时”。在河北滦县,“六月,旱禾已含秀,冒暑锄田,挥汗如雨,为农夫最苦时期”。在江苏吴中,“妪起晨炊翁出户,牵牛前向踏车亭,当午耘苗汗雨蒸,夏畦无处觅凉冰”。
为了巩固丰收成果,人们还要祭祀虫神和土地。在辽宁辽阳,六月六这一天,农民要到谷子地里祭祀庄稼的保护神――虫王(虫神)。祭祀时,除了焚香,还要供上黏米饽饽。在山东滨州,人们在庄稼上挂上纸马,谓之“挂地头”,当地人称此举是为了“报地功”。
小暑之时又逢“三伏”之始,民间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的谚语,讲究不违农时,才能有所收获。萝卜、白菜是旧时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每年秋天,北方人家多会腌制一大缸咸菜,以作漫长冬季的副食佐餐。其中,萝卜、白菜是最主要的食材。
小暑节气里,人们也占验天气和农事。在浙江,小暑日西南风,主久晴;小暑日雨,谓之“倒黄梅”。谚云“小暑一声雷,依旧做黄梅”,意思是说梅雨季节已过,如果小暑日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在山东,小暑日雨,主水;东南风及成块白云聚集,则主退水秋旱。
民间习俗
小暑之时,新米收获,南方的客家人有“食新”的习俗。食新,即品尝新米,时在小暑之后第一个辛日,也称“食辛”。先以米饭祀神、祭祖,之后人们饮酒食新。俗语讲“小暑吃黍,大暑吃谷”。除了食新,人们也吃藕。传统医学认为,暑天吃藕有益于健康,“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另外,小暑前后,人们还有吃黄鳝的习俗。此时的黄鳝体壮而肥、肉质鲜美,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六月初一,在一些地区人们要“过小年”。在山东,人们这一天要吃饺子。在河南,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上摆上供桌,供上枣馍、瓜果和新麦,焚香燃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全家人吃上一顿用猪肉、青菜、粉条等做成的“杂烩菜”。
六月初六,是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节日。据《宋史》记载,宋真宗以为这一天有天书再降的祥瑞,因此将这一天定为“天贶节”。天贶,意为“天赐”。民间传说讲,唐玄奘西天取经,过河时经文被水浸湿,于这一天晾晒经卷,也称为“晒经节”。又说,这一天是龙王晒鳞的日子,此日下雨,就要闹水灾,“六月六,晒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民间也因此称这一天为“洗晒节”。关于此节,各地还有一些别样的称呼,如在江苏徐州一带,人们称这一天为“曝阳节”,连云港称“亮宝”,扬州称“晒龙袍”,镇江称“晒红绿”,苏南则称“晒霉”,等等。
虽然称呼有异,但“六月六”的节俗多与洗、晒有关。旧时,这一天皇宫要晒銮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答案德斯勒.docx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之第九讲实现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docx VIP
- 国际航运管理 全套课件.PPT VIP
- 财务共享服务教学课件4第四章 费用报销流程.pptx VIP
- 手术患者意外伤害预防.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7年级上册整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广告理论与实务:各类广告媒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1课 课题一《课外生活小调查·周末生活我采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docx VIP
- 广告理论与实务:印刷媒体广告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