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住史家胡同.doc
PAGE
PAGE 9
留住史家胡同
民国时期,这个院落是被誉为北京“三大才女”之一的凌叔华的故宅
北京有句老话儿:“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
史家胡同,这条元大都地图里都能清楚看到的胡同,在东城区政府和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协力合作下,率先在24号院建起了北京首个胡同博物馆,2013年10月起对外免费开放。
史家胡同博物馆建成一年后,2014年9月,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成立,这是北京首家致力于胡同风貌保护的群众自治组织。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告诉《?t望东方周刊》,成立博物馆和协会是在探索相得益彰的两条路,一条是胡同风貌保护,一条是社区自治,“最终目标是将史家胡同打造成一个活的博物馆,传承与复兴胡同文化乃至老北京文化”。 700多年里没有换过名字
为什么选择了史家胡同?
“因为在东城区乃至北京市,史家胡同都是很具代表性的一条胡同。”李哲说。
史家胡同位于北京东四与东单之间,距离著名的王府井大街不到600米,胡同全长700多米,宽约9米,从西头到东头,一刻钟就可以走完。
史家胡同历经明、清一直保存至今,700多年的岁月长河中没有换过名字。全北京,类似这样的胡同也就30多条。
这里名人荟萃。
据李哲介绍,这里曾经有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祠堂,是清代教育八旗子弟的“左翼宗学”所在地,清代父子两代翰林――大学士德保、英和,清末中法银行董事长刘福成,傅作义将军均在这条胡同里置过宅第。
新中国建立后,华国锋、徐向前、荣毅仁、黄敬、章士钊、乔冠华、于光远、艾青、臧克家等,都曾在此居住。
北京人艺的许多老艺术家都曾在此居住和办公,周恩来、陈毅等领导人也曾多次到剧院排练厅观看排练。
目前,整条胡同基本保持了老北京风格:灰砖墙、大红门,留存下来的平房院落有80余处。其中,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当属24号院。这里是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地。 凌叔华捐赠24号院
史家胡同24号院,院子不大,故事不少。
民国时期,这个院落是被誉为北京“三大才女”之一的凌叔华的故宅。
凌叔华经常在这里举办画家名流聚会,辜鸿铭、陈寅恪、齐白石、徐志摩、胡适、林徽因等,都是24号院的座上客,这个院子因此也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
1924年,泰戈尔应邀访华,专程来到“小姐家的大书房”。一见面凌叔华就问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您也会画画吗?”泰戈尔随即在准备好的檀香木片上,现场画了莲叶和佛像。
两年后,凌叔华和著名文人陈西滢结婚,凌叔华的父亲――与康有为同榜进士、清朝大员、民国首届议员的凌福彭,为女儿置办的嫁妆之一即24号院,连同99间房舍。
后来,凌叔华旅居国外30多年。当她感到自己来日不多时,下决心在最后的日子去北海看白塔,到史家胡同看旧居。
1990年5月16日,90岁的凌叔华躺在担架上,看完美丽的白塔后回到旧居。当时,24号院已经改建成一家幼儿园,孩子们用鲜花热烈欢迎这位老奶奶回家。在孩子们的笑脸簇拥中,凌叔华白发如雪,望着天空低语:“妈妈等我回家吃饭呢。”
“凌叔华女士晚年决定把自己的房产捐赠给国家。她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在转让产权时向街道提出,希望院子永久应用于公益”,李哲介绍,因此才有了如今的史家胡同博物馆。 “老砖的年岁沉淀在这里了”
史家胡同博物馆大门内右侧墙上,镶嵌着一块方形墙砖,上面刻着:史家胡同24号院的修复工程受益于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的慷慨资助。
“这个项目能够落地其实有很多机缘巧合”,该基金会史家胡同博物馆项目前负责人胡新宇回忆,查尔斯王储热心于资助环保、节能减排、老建筑保护和旧城复兴,希望在中国做类似的公益项目。
24号院不是一个大的文物保护单位,避免了一些行政审批上的复杂流程。正好,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也希望在古建保护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方面有所作为。而院落的主人,凌叔华女士曾长居英国,在英国文学艺术界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
“维修的时候我们非常谨慎。我们在做这个院子的时候,拆下来的每一块砖瓦都保留下来,不够用的时候,还从外面找了一些老砖回来铺装。院子现在这个样子,老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老砖的年岁沉淀在这里了。”胡新宇回忆。
说到史家胡同博物馆的诞生过程,胡新宇谈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凌叔华的一位晚辈是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学教授,项目前期调查时,她提供了一张凌叔华风华正茂时和父亲在家中后花园(现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合影,照片前方是一片盛开的牡丹花,花丛中有小小的标签,写着牡丹花的名字。
“现在博物馆的小花园里,我们也种上了此类品种的牡丹花。” 胡新宇说。
“前期的历史调研、访谈,基金会就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胡新宇介绍,“项目从20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吊篮日常检查记录.doc VIP
- 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2019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2册《第九章 统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docx
- 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第1章电子课件 .pptx VIP
- 心理健康教学课件:七年级上第1课走进心理健康课.pptx
- 天然气调压器切断阀介绍.ppt VIP
- 对外汉语时间教学.ppt VIP
- 《人造板工艺学》课件 第十三单元 生产工艺设计.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