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错误》课堂教学实录(07版鲁人必修四).docVIP

2.6《错误》课堂教学实录(07版鲁人必修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错误》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教师吟咏吕本中的词,饱满的感情感染了学生。然后提问。 师问:请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词体知识确认这首词的词牌? 生甲答:《采桑子》。 前面学习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时懂得《采桑子》是双调,44字。 上阕四句,7、4、4、7,三平韵;下阕亦四句,7、4、4、7,三平韵。 据此,我推断此词的词牌为《采桑子》。 师问:生甲的判断正确吗? 众生齐答:正确! 师问:生甲的判断及其依据完全正确!下面我们来齐读这首《采桑子》,感悟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众生齐读。 下面继续提问。 师问: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词中的“亏”与“满”两词的意义? 生乙答:满,此指月圆;亏,此指月缺。 师问生乙:那么,“暂满还亏”该如何解释? 生乙答:暂,暂时,暂且;还,仍然,还是。“暂满还亏”是说,暂时的月圆月满终归还是要缺要亏的,好像是说夫妇间的聚少离多。 师问:好!那么词中的“君”是什么意思? 生丙答:君,第二人称代词,你。 师问生丙:那么,词中的“君”,也就是第二人称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丙答:“君”应该是一个外出的丈夫,词中的抒情主人公相应地应该是一位独守空闺的妻子。 师赞赏:好! 师解读诗歌大意。 月圆之夜,一位少妇却枕愁难眠。啊,原来是丈夫外出,没有和她厮守在一起,不能与她在这江畔高楼共赏这皎洁的明月了。也许已半载了,或者都三年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呢?思夫不得,少妇便生哀怨之心。“正说反说,俱是愁痕。”(钱钟书语)读解词意,大略如此。综上,我们把此词定位为一首闺怨题材的思妇词。 幻灯片显示“思妇词”三字。 师问:在吕本中《采桑子》词中我们感悟了一位独守幽闺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哀怨和忧伤之情。请学生丁解释“思妇词”中之“思妇”一词为何意? 生丁率尔而对:思念妻子。思妇词就是思念妻子的诗词。 师问:请三思而后答!请结合《采桑子》词意,斟酌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生丁匆忙否定前案,说:不!不!“思妇”一词在此不是“丈夫思念妻子”而是“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意思。 师点拨:对!在此“思妇”一词,不是动宾短语,而是偏正词组。反映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词就是“思妇词”。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也。今天我们学习的郑愁予的诗歌《错误》是一首新诗,其中也有思妇闺怨的句子。下面我们来齐读全诗。 学生读书,感情饱满,进入了诗歌所描写的情境。学生齐读《错误》。 幻灯片显示郑愁予《错误》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学生齐读毕。 师趁热打铁:课前我问了几个学生,都说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似懂非懂。在我刚才的启发和讲解之后,现在你们齐读郑愁予的《错误》并体味其主旨,或者稍微明朗些了吧。请思考下面问题。 师问:诗歌中的“打”和“向晚”如何解释? 生戊抢答:打,介词,从。向晚,指傍晚;向,接近。 师问:根据诗歌中的语句,判定“我”、“你”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生己答:“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过”句为证。 “她”是一位闺中思妇,有许多诗句为证,关键字是“等”。“等”字 涵盖第二节的内容。 师问:第一节第二句内蕴丰富,请用散文的语言把它传达出来。 生无人举手,无人对答。 师讲解:时光流转,春秋代序,那美丽、纯洁如莲花的思妇的容貌,也在痴情地等待中衰老啦!“开落”写莲花,又写少妇的容颜和心境,暗示着时光的漫长。 师问:第二节第五句和第二节第二句十分相似,请改变第五句。 生齐答: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 师问:好!大家都对了!请大家继续思考。描写诗歌中的这个“思妇”,也就是第二人称的“你”,运用了哪些意象?请一一指出来。 生庚答:诗歌中依次用了“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来写思妇的痴情的期待,就是“等”。 师问:你能否给这些意象进行归纳分类,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生迟疑后答:不会。 师问: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能否给这些意象进行归纳分类,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生辛举手。 生辛答:我分为两类。一类意象是作为比喻句的喻体出现,如“莲花的开落”,“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等四处意象。前者写“思妇”的容颜的衰老,后三者写“思妇”的心境的落寞。 第二类意象是与春天、三月有关的“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春帷不揭”等意象。春天来了,思妇却视而不见。以春天的烂漫来反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