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20课 西学东渐
21课 新文化运动
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第1讲西学东渐;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西学东渐历程;2.代表:;3.实质:;圆明园遗址 金田起义;1.背景:内忧外患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含义)
4.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5.实践:洋务运动;5.意义:
①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抵制……;瓦解……;
②进一步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不足:局限于要不要学习物质文化的层面。;问题思考1:
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思想的异同?; 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指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1.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中法战争)
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断传入;
③洋务运动开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2.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 (最初持“中体西用”立场);3.主张:
①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
战;
③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
识;
4.评价:
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②为维新思想的发展奠定初步基础;;1.背景:
①政治: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重;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③思文:早期维新思想发展及西学大量涌入;
2、目的: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公车上书;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学堂; 万木草堂是19世纪末康有为创办的新式
学堂,它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的
新式学堂的共同点是( );4.论战:
(1)内容
①要不要维新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
制度;
(2)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3).影响
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
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百日维新(狭义);结果:戊戌政变—变法失败(1898年9月21日);失败原因:A、封建顽固势力力量强大(客观原因)B、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5.实践:
戊戌变法(1898年)失败;探究一;7、意义:; 问题思考2: 有人评价康有为是“跪着造反”,你怎么看待这个看法?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同:思想内容、代表阶级利益
主张变法,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学。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
不同:
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改革的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思考3:洋务派、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之间联系与区别:
(1)联系:都学习西方。洋务派在开展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早期维新派;早期维新派宣传西学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区别:
洋务派:地主阶级、学科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维新派:资产阶级、学科技和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四、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
——暴力推翻清政府,民主共和;以欧美为师--新文化运动前期;《新青年》的创办;民主:指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包括人权平等、
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体制等;
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进
化论、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
愚昧盲从和偶像崇拜等;;3.内容:;4.性质:资产阶级领导反封建思想文化启蒙运动;问题思考4: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新”?;热点链接:新文化运动对当今文化创新的启示?;1.背景:;b)概况:
①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②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③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④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
C)影响:(后果)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你如何破解软件OD破解软件OD使用教程.doc VIP
- 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措施月报表.pdf VIP
-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名师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一体机-柯尼卡美能达-bizhubC220说明书.pdf VIP
- BS EN 60079-32-2-2015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急诊科患者转运途中突然病情变化应急预案.pptx VIP
- 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景家口至清水驿段扩容改造报告书.pdf VIP
-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查房——护理问题及措施与健康指导.ppt VIP
- 零星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一种比色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Cu-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