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郑老师.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编郑老师.doc

主编:郑老师 历史教师的担当 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只为守望一个个待哺的生命。培养人,还是培养工具?用历史的鼠标刷新思想的残片,激情穿透上下五千年的忧伤;三尺时空,浓缩历史长河,生生不息。幽默睿智,点史成金,诠释“仁义礼智信”的厚重。正义叩问人性,细节孕育理性,文明串成虔诚的念珠,顶礼膜拜待哺的心灵,让爬满双眼的希望点燃古今的通道,也堆积着我们的思考:蜡炬,灰未尽,岂能不燃烧?! “路漫漫”,我们历经困惑 探索接纳内化提升的研修洗礼,这只是全新的起点,“其修远兮”,我们一路坚守,共同走下去…… 各位老师: 培训时间即将到期,为了过一个团圆喜庆的中秋、国庆,请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完成培训考核要求的基本任务: 课程学习至少900分钟; 作业:共两次; 学习日志:至少10篇; 班级论坛研讨:至少10个主题帖子,回复评论他人至少10个帖子。 培训结束后,请每位老师完成网上问卷调查! 截止到9月27日11时,班级学习情况如下: 学习日志:提交数 320 评论数 21 班级推荐数 30我的教学故事:提交数 35 评论数 0 班级推荐数 19 作业:提交数 99 评论数 6 班级推荐数 5论坛研讨:发帖数 404 回帖数 673 精华贴数 0 教育资讯:提交数 0 评论数 0 班级推荐数 0班级学习简报:发布数 1 评论数 0 作业Ⅰ要求:与旧课程标准相比较,从2011版课程标准中任选一方面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具体实施。? 一、本人就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就如何设问,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蓝永铭 2012-9-20 20:36:51 课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也会看到教师提了很多问题,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回答,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仔细盘点一下,很多问题都很肤浅,大多数都是集体回答“对不对”、“是不是”、“能不能”等,缺少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那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应如何设计呢? 1、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 首先,从思维力向来看。它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思维活动持久地进行;其次,从思维力度来看,它应该是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再现的问题,如果学生将书本上或者记忆里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搬出来就能解答,那么该问题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如,在教学《世界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时,通过引导就能提出:当时西方的冒险家为什么要进行远洋航行?然后又提出:他们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的冒险之旅?当时具备哪些远航条件?这样,问题的产生可以给课堂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对遇到的问题通过思考、分析、合作、探究,就能够迎刃而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后大胆提问,踊跃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观点、看法,也可以标新立异,培养创新能力。 2、问题应具有适宜的难度 怎样的问题才是难易适度的呢,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最能有效地驱动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例如,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内容以后,向学生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如今,电力成为三大能源之一,请问:电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如果停电一年,我们的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实践证明,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3、问题应具有合适的梯度 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即用“问题组”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他们深刻理解有关知识。“问题组”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核心主题,逐层递进,既不能梯度太大,使学生迷失了思维的方向;又不能将问题设计得太琐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例如《难忘九一八》一课,可把几个问题设成如下这样: ①、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②、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③、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④、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⑤、怎样评价西安事变?⑥、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以上设计的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紧扣,脉络清楚,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其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历史课堂中“读问讲练”之我见 平山中学 魏华 新课标主张在课堂教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