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金门农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壹-金门农工.doc

PAGE 1 - PAGE 86 - 教學綱要 專業及實習科目 基本電學ⅠⅡ (壹)教學目標 一、認識電學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電學的計算方法。 三、培養電學的應用興趣。 (貳)時間分配 每學期各3學分,各3節,共6學分,開設在第一學年,第一、二學期。 (參)教材大綱 單元主題內容綱要教學參 考節數備註一、基本概念(一)本性。 (二)單位。 (三)能量。 (四)電荷。 (五)電壓。 (六)電流。 (七)功率。 3第一學期二、電阻(一)電阻與電導。 (二)色碼電阻器。 (三)常用電阻器。 (四)歐姆定律。 (五)電阻溫度係數。 (六)焦耳定理。 6三、串聯電路(一)定義與特性。 (二)克希荷夫電壓定律。 (三)應用實例。 6四、並聯電路(一)定義與特性。 (二)克希荷夫電流定律。 (三)應用實例。 3五、直流迴路(一)(一)Y-?互換法。 (二)節點電壓法。 (三)迴路分析法。 (四)重疊定理。 15六、直流迴路(二)(一)戴維寧定理。 (二)最大功率轉移。 (三)諾頓定理。 (四)戴維寧與諾頓之轉換。 9七、電容與靜電(一)電容器。 (二)電容量。 (三)電場與電位。 6八、電感與電磁(一)電感器。 (二)電感量。 6九、直流暫態(一)電阻/電容電路的暫態。 (二)電阻/電感電路的暫態。 6第二學期十、交流電(一)電力傳輸。 (二)波形。 (三)頻率與週期。 (四)相角。 (五)向量運算。 9十一、基本交流電路(一)串聯電阻/電容電路。 (二)串聯電阻/電感電路。 (三)並聯電阻/電容電路。 (四)並聯電阻/電感電路。 9十二、交流功率(一)平均功率。 (二)視在功率。 (三)虛功率。 (四)功率因素。 6※十三、非諧振電路(一)電阻/電感/電容串聯電路。 (二)電阻/電感/電容並聯電路。 6※十四、諧振電路(一)電感/電容串聯諧振電路。 (二)電感/電容並聯諧振電路。 (三)電阻/電感/電容串聯電路。 (四)電阻/電感/電容並聯電路。 (五)電阻/電感/電容串並聯電路。 12※十五、交流電源(一)單相。 (二)單相三線。 (三)三相。6 (肆)教學注意事項 一、教師教學前,應編寫教學計畫。 二、教師教學時,應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基礎,引發其學習動機,導出若干有關問題,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 三、教學時應注重提示與科學推理方法,不宜灌輸片斷的電學知識,令學生背誦記憶。 四、教學完畢後,應根據實際教學效果,修訂原訂教學計畫,以期逐步改進教學方法。 五、學生成績的評量,除學校規定的筆試及作業成績外,教師在教學時,應考核學生發問、作答、辯駁、討論等方面的表達及思考能力,作為重要的平時成績。 六、本課程得依據各科課程需求,彈性調整教學單元與授課節數。 電工實習ⅠⅡ (壹)教學目標 一、認識電力的特性、配送、控制及使用之相關知識。 二、熟悉具備從事電路量測實驗、屋內電力配送使用、低壓工業控制配線等之基本技能。 三、培養遵守用電安全等相關法規之工作習慣、職業道德與社會責任。 (貳)時間支配 每學期各3學分,各3節,共6學分,開設在第一學年,第一、二學期。 (參)教材大綱 單元主題技能項目相關知識教學參 考節數備註一、基本電儀表的使用(一)電阻的量度。 (二)直流電壓的量度。 (三)直流電流的量度。 (四)交流電壓的量度。 (五)交流電流的量度。 1.辨識色碼電阻的大小。 2.熟悉交直流電壓錶。6第一學期 本單元得與單元2彈性配合教學。二、直流電路實驗(一)電阻串並聯電路實驗。 (二)惠斯登電橋實驗。 (三)克希荷夫定律實驗。 (四)戴維寧與諾 頓定理實驗。 (五)最大功率轉移實驗。 (六)直流暫態電路實驗。1.電阻串、並聯電路原理。 2.惠斯登電橋原理及量度電阻的方法。 3.克希荷夫定律。 4.戴維寧定理與諾頓定理。 5.最大功率轉移定理。 6.直流暫態現象。 15配合基本電學進度實施,並與單元1 彈性配合教學。三、電子儀錶的使用(一)電源供應器的使用。 (二)信號產生器的使用。 (三)示波器的使用。1.熟悉電源供應器的使用。 2.熟悉信號產生器的使用。 3.熟悉示波器的使用。 3本單元得與單元4彈性配合教學。四、交流電路實驗(一)交流電流與電壓的實驗。 (二)交流RLC串、並聯電路實驗。 (三)諧振電路實驗。 1.交流電壓的波 形與相位關係。 2.交流RLC串、 並聯電路原理。 3.諧振發生之狀態。 12配合基本電學進度實施。五、電功率、功率因數與電能量之實驗(一)電功率及功 率因數實驗。 (二)電能量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