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玺札记三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读玺札记三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玺札记三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PAGE  PAGE 4 读 玺 札 记 三 则 (首发) 李义平 中山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对“士之上士”印文的读序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该印文当读为“上士之士”。对于两封未释印文进行了释读,分别读为“殳石”和“成公”。 《西泠印社古铜印选》是由西泠印社选编的一部印谱,收录了700余封印文拓本,包括战国和秦汉玺印,印文做了释文,有些释文存在一些问题。《古玺汇编》是目前收玺印文字较多,价值较高的著录先秦古玺拓本的印谱。近来读两本印谱,受益良多,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来向众方家及同道君子请教。 一 上揭印文收入《西泠印社古铜印选》简称《西泠》(9页)释为 “士之上士”。此印士字皆作土字形。在古文字中,士与土笔画相差细微,往往相混。验之以古玺印文字,相混的情况更为明显。此印文土形字释为士字,不误,惟此印文的读序不当。印文当为由左上字起顺时针读,则此印文当为“上士之士”。“ 上士”一语屡见于典籍,如: 《老子?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亢仓子?贤道篇第六》“太平之时上士运其识,中士竭其耐,小人输其力。” 张商英《护法论》“老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若据宗门中,则勤而行之,正是下士。为他以上士之士两易其语。” 《孟子》卷十“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由上列典籍文献可知,在古代士阶层是有等级区分的,《周礼》中也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的记载。士是一个总的概念,其中又分上、中、下三等,为了对士阶层做出区分往往用类似“上士之士”的格式来表明士所属的等级。值得注意的是《护法论》一书中即有??上士之士”一语,为我们正确的解读这封印文,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从古汉语的文法来看,古代汉语多为大名冠小名,如城颖,草芥,虫蝗等。但是当用之作为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连接词时,定语是置于中心语之前的。典籍中类似的句式如,《硕过园集》卷四 “此其至恩之恩、上德之德,宁仅仅一碑一碣能仰答侯之徽懿。”“上德之德”为德之至者,“至恩之恩”,亦为恩之极也。如前所述,古代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别,皆为士之阶层,则上士为士之最尊贵者。此“之”即用于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上士当为“士”之修饰语,故当位于士之前。从古汉语文法来看,此印文当读为“上士之士”。在《古玺汇编》中我们也发现了,“王之上士” 格式的印文(见《玺汇》4824。另外,《玺汇》4903有“王上之□”后一字不识,疑此玺当读为“王之上□”与《玺汇》4824“王之上士”同)。其中之字用于印文第二字,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王之上士”与“士之上士”并不属于同类的文例,在玺印4828中,王是上士的领属者,而“士之上士”显然不具有类似的关系,相反,上士是士的所属者,标明其等级关系。从两方印文的对比也可以反正释此印文为“士之上士”是不正确的。 古玺印文的排列方式十分复杂,印文的布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首字几乎可以居四字格的任何一个,印文的顺序不拘,顺时针和逆时针都有。就目前所见的四字印的排列方式有以下十一种:(1)(2)(3)(4)(5)(6)(7)(8)(9)(《玺汇》4824“王之上士”,王与上士是所属关系,上士之士是修饰关系,二者不同)(10)(《汇编》4846“上士之右”王人聪将其释为“上士又之”谓“又”与“有”通用,古玺中常见;“之”为“志”之简写,即印文为“上士有志”,王说当可信。)见等十种。在上列十种四字印文读序中,首字可居于左上者如(2)例,顺时针读印文者如(7)例。所以,从印文读序的多样性来考虑,上揭印文读为“上士之士” 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此外,在四字玺印印文中,之字除用为人名字或人名衬字之外,有少量出现在第二字位置上,其余大部分都是处于第三字的位置上,就目前所见还没有例外。比如“某某之印” ,又《玺汇》4830有“私公之玺”等。此玺印文中的之字,显然不是人名用字,也不是人名衬字,又与“王之上士”不同,以常例推之,上揭之印,印文亦当为之字处于第三字位置,故当读为“上士之士”。 通过对印文从印文所反映的内容、古汉语文法和印文读序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西泠》将此印文释为“士之上士”是错误的,正确的读序当为“上士之士”。则对于四字印文之排列方式又当增加一种,即。即以左上一字起,顺时针读。此印与第七种印文顺时针的读序相同,只是首字的位置不同罢了。 “上士之士”的用语习惯多出现于后世道家著作中,此印有可能是一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