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运行.doc
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运行
——2016年全省经济形势系列分析之六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传统产业调整带来的压力,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全省工业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亮点
(一)生产增速稳中趋快。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081.2亿元,增长8.8%,增幅比上年分别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中部第2位。其中,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增幅比11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中部第1位。
1.制造业生产加快。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8974.4亿元,增长9%,比全部工业高0.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0.3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6%、9.1%、18%、20.8%和12%,五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46.1%提高到52.4%。
2.中小企业贡献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小企业增加值6826.4亿元,增长11%,比全部工业2.2个百分点,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81.1%提高到82.4%,增加值占比由上年的65.6%提高到67.7%。
3.民营企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7281.3亿元,增长10.4%,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6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82.6%提高到83.8%,增加值占比由上年的70.4%提高到72.2%。
4.重点区域发展加快。合芜蚌、皖江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6%和9.4%,增幅分别比全省高0.8和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0.2和0.2个百分点;皖北六市增加值增长8%,比上半年高0.8个百分点。
(二)结构继续优化。
1.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技术产业增加值960.8亿元,增长19.7%,增幅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3.4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15.7%提高到18.9%,增加值占比由上半年的9.0%提高到9.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11.7亿元,增长16.7%,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7.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2.8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59.7%提高到69.5%,增加值占比由上半年的39.2%提高到39.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0161.3亿元,增长16.4%,产值占比为23.3%、比上半年和上年分别提高0.3和1.4个百分点。
2. 新企业、新产品加速涌现。全年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6家,比上年增加21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拉动全部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增长38.6%,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19.0%,锂电池增长3.5倍,工业机器人增长56.5%,智能手机增长9.1倍,光纤增长66%。
3.高耗能行业生产继续放慢。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2606.3亿元,增长8.1%,比全部工业低0.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上年分别回落0.3和0.5个百分点,增加值占比由上年的26.2%回落至25.9%。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由上年增长3.2%和10.1%转为下降13.9%和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8%、比上年回落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钢材产量由上年增长0.2%转为下降3.8%,粗钢增长1.4%、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烧碱增长3.5%、回落9.7个百分点。
(三)经济效益稳步改善
1.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78.9亿元,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快8.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中部第1位。39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2个行业扭亏为盈、21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其中增幅在20%以上的有5个行业,50%以上的有3个行业。
2. 企业亏损面收窄。12月末,全省1938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420户,由上年增加13.5%转为减少2.7%,亏损面为由8.5%下降到7.3%。从全年走势看,呈现逐季减少态势,3月末、6月末和9月末分别为11.5%、9.4%和8.8%。39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亏损企业数比上年下降,其中亏损企业减少幅度超20%的有10个行业、超30%的有4个行业。
3. 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下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6.2亿元,由上年增长28.7%转为下降62.5,亏损额下降幅度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缩小39.8、13.3、2.5个百分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