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它电法-新选编
其它电法;第一节 充电法;一、充电法的原理;对地质体的要求:天然或人工揭露的导电性较好的地质体
供电:在地质体上直接接上供电电极A,将另一个供电电极B置于“无穷远”处接地。然后供电
形成的电场:此时充电导体相当于一个大电极,电流由充电体流入围岩,形成特殊的人工稳定电流场
测量:用测量电极观测充电点周围电场的分布规律
目的:以探查充电体的形态、大小和产状等有关问题。;应用范围:多用于金属矿区的勘探、追索或圈定矿体范围、确定矿体产状和埋深、判断露头相邻的矿体下部是否相连,在工程物探中主要用来测定地下水流速和流向,追索岩溶地下暗河,研究滑坡等。;应用条件:探测对象电阻率应远小于围岩的电阻率,围岩的岩性比较单一,地表介质电性均匀、稳定,地形平坦,埋于地下的探测对象有天然露头或人工露头(井、钻孔、探槽、坑道等)。;二、理想导体的充电场;1、单一导体的充电场;;电位曲线特征:
在脉顶正上方出现极大值,向两侧逐渐降低且左右对称。;电位曲线特征:
在导体顶部上方出现比较平缓的极大值,在导体两端附近,电位曲线急剧下降,曲线形态依然左右对称。;电位曲线特征:
不对称,电位极大值自充电体顶部向倾斜方向位移,倾向一侧电位曲线较缓,反倾向一侧曲线较陡。 ;充电导体类型;2、相邻导体的充电场;2、相邻导体的充电场;经验之谈
充电导体与围岩电阻率的比值小于1/200时,对充电法有利。因为此时可将充电体视为等电位体,曲线较简单,利于解释;而在不等电位体上作充电法,曲线比较复杂,不利于曲线的解释。;对矿体供电的电流,不宜持续供得太久,避免因电池损耗而导致电流不稳定。此外,为保证观测的电位值不受电流不稳定的影响,需每隔5-15个测点观测一下供电电流I的值,并将各测点的电位用单位电流强度的电位值来表示,即;三、充电法的观测方法
(A极供电、B为无穷远极);电位观测法可以较快地圈出矿体的平面范围,而且工作地段内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围岩浮土电性不均时,用此法较合适些。; 由于临近良导体处,等位面形状和矿体形状一致,而距离加大后,等位面逐渐趋于球面。因此可知:矿体埋藏越浅,充电法勘探效果越好。随着矿体埋深加大,地面等位线在反映矿体特征上越来越不明显。当接近于点电源的电场(地表等位线为圆形)时,(充电法的电场场源是良导体形状的),就无法判断矿体的存在了,这时矿体的深度,就是充电法对该矿体的极限勘探深度。;四、充电法的应用;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1)、原理;(2)、工作方式;(3)、地下水流向和流速的确定方式;2、探测地下暗河;;3、检测滑坡体;第二节 自然电场法;第二节 自然电场法;一、自然电场的成因;过滤电场; 过滤电场的方向及原因:与地下水流向相反。这是因为:大多数岩石颗粒具有吸附负离子的作用,因此孔隙壁表面吸附了固定的负离子层,使运动着的地下水中正负离子的数目不相同,结果在靠近孔隙出口的一端出现多余的正离子,而在水流的反方向滞留着负离子。随时间的延续,这种正负离子分布的差异形成了电位差,形成了与地下水流向相反的稳定的自然电场。; 山地电场:由地形起伏形成的过滤电场常称为山地电场。是由潜水由山顶向山谷渗透时产生的,在山顶形成负电位,在山谷形成正电位。;2、扩散电场;3、氧化还原电场; 过程:位于潜水面以上的电子导体与氧化带中的地下水发生氧化作用,导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围岩则获得电子而带负电。位于潜水面以下的导体,由于所处的还原环境使导体的电化学反应与上相反,即围岩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电子导体获得电子而带负电。在导体与围岩之间,导体上端和下端产生了符号相反的电位跳跃。因此在导体上下端形成电位差,产生自上而下的电流,而在围岩中产生自下而上的电流,构成电流回路。;二、自然电场法的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两个铜电极处于同一种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故两电极有相同的电极电位,铜电极浸在饱和溶液中,并不与土层直接接触,不会产生极化作用,其电极极化电位差将等于零。;三、自然电场法的应用;测定潜水的流向; 潜水流向的确定和根据:由过滤电场的原理,可知在地下水流入端具负电位,而流出端具正电位,在地下水流动方向上出现自然电位差极大值,在垂直地下水流动方向上出现极小值。故由“8“字长轴方向和电位符号即可确定地下水流向。;;2、确定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影响半径;影响半径的确定:两种方式
(1)、每点测得的“8“字形图形,按照测点位置绘于平面图上。在图形中,在降落漏斗影响范围内”8“字形长轴方向均指向抽水井,在影响半径以外的”8“字形长轴仍和抽水前地下水流向一致。
(2)、在抽水前先沿剖面测一条自然电位曲线作为正常场,在抽水过程中再测出一条自然电位曲线,两条曲线的重合处,就是降落漏斗的边界。
第二种方式比第一种方式工效高、准确。;3、确定堤坝漏水地段的位置及地下水补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