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工业区位论_课件选编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二、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
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
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此外,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
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因此,追求利
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3.杜能的研究方法;(二) 形成机制;2.地租曲线;图3.1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三)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2.杜能圈结构; 杜能孤立国的土地利用带(1826);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一) 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图3.2 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二) 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三)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图3.3 卢旺达村落周围典型的土地利用形态;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1)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
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
优越性。
(2)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
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
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
收益最大。;(二) 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 ;(一) 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图3.4 可通航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图3.5 谷价与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二) 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 图3.6 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 ; ◆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
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
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
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
◆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
子,集聚、分散因子。;(2)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识别一般区位因子的方法:; 第二步,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
中,一般成本因素如下:
布局场所的土地费;
固定资产费;
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劳动成本;
物品的运费;
资本的利率;
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 第三步,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
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
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
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
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
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
种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
原料、燃料费;
劳动成本;
运费。; 第四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
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
子。
第五步,出于理论研究和便于处理,
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
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
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2.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二) 运费指向论;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 ;2.最小运费原理;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
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
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
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
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
可(自由区位)。
;图3.7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 ;图3.7 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 ; 工厂区位的平面图解析;3.综合等费用线;图3.8 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 ;(三) 劳动费指向论 ;图3.9 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 ;3.劳动费指向的判断指标; 指标2:劳动系数
◆概念: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
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
◆标准: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
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
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进一步也可以说
劳动系数越高,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
廉价地集中。; ◆结论: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
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
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二是人口
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四) 集聚指向论 ;2.集聚的类型;3.集聚因子的作用形态;4.分散因子的作用; 5.集聚指向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图3.10 集聚指向的图解 ;6.集聚指向的判断;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一) 运费指向论的应用;(二) 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三) 集聚指向论的应用;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 制造业区位因子;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