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稻壳变“金矿”的农村小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稻壳变“金矿”的农村小伙.doc

PAGE  PAGE 6 让稻壳变“金矿”的农村小伙   江西有位农村小伙宣全,因在娶妻时曾被轻视奚落,他决定干一番事业证明自己。他选择了稻壳这种取之不尽的“废物”作为创业对象,历经数年风雨磨砺,最终将废物变成“金矿”,创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变废为宝的大事业。   娶妻受辱,寒门小伙奋起创业   2000年,21岁的宣全从南昌一所中专院校毕业后,被分到老家江西弋阳县箭竹乡当团委书记。工作期间,他认识了当地最年轻的小学校长李丹,女孩美丽又善良,两人一见钟情。   但因李丹是城镇女孩,女孩家里坚决反对两人在一起。两人结婚时又因他没有按当地习俗准备5000元“恩养礼”钱,被妻子的家人奚落了一通。这场没有得到太多人祝福的婚礼,让宣全的心感到刺痛。他决定通过创业去证明自己:我有能力给深爱的妻子更好的生活,你们把女儿嫁给我没有错!   2004年初,宣全发现镇上的一家大米加工厂,把加工后的稻壳送到一家工厂作燃料烧锅炉。既然可以用稻壳代替煤做燃料,为大企业节约很多成本,那么能不能通过倒腾这些“黄色垃圾”赚钱呢?   经过多方调查后,宣全辞去了乡政府的职务,用父母给的本金,到河南、安徽等地联系烧锅炉的厂家和大单位,向他们推荐自己家乡随处可见的稻谷壳。见到用稻壳代替煤作燃料能节省不少成本,一些厂家很乐意与宣全合作――先让他的技术团队,将锅炉改造成烧稻壳专用锅炉,再让他定期提供数以吨计的稻壳。有两家事业单位则索性将供暖锅炉承包给了宣全负责管理。   做到2006年,他就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0多万元!   遇大商机,稻壳灰“炼金”一败涂地   一次,他去安徽宣城出差时,认识了曾在宣城水泥厂当厂长的张学松,老张告诉宣全:有位台湾客商,正在大陆寻找一种用稻壳灰烧成的淡粉色灰,用于钢厂的熔液“保温剂”。台湾地区客商可以提供工艺图纸,只要能烧出这种产品,人家就愿意以1600元一吨的价格收购。一番考察后,他发现马来西亚已经有厂家在为台湾省客商烧制这种“宝贝灰”了!于是他就拉来乡党张学松搞技术合作,准备在家乡开个公司,大干一场,并认定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新产业。 大棚里有不少仪器,可用手机实时监控草莓的生长   2006年9月,宣全把之前赚到的50多万元全部投进去,在弋阳县曹溪镇建了厂房,跟台湾客商签了合作协议,开始按照对方的工艺图纸,生产那种神奇的淡粉色灰。   而与宣全合作过用稻壳当燃料的那些工厂和单位,一听他这回要用稻壳灰,不仅不收钱,还答应免费送货上门。因资金宽裕,再加上生产原料和技术又有保障,宣全的新创业项目进展迅速。   2006年11月,经过了20多天的闷烧,第一窑产品即将出炉了,宣全和所有工人都蹲在窑炉前,心情激动地等待着见证成功的时刻。但这次他面临的,却是失败。   在妻子的宽慰和鼓励下,宣全很快又打起精神,准备用心烧好第二窑。他觉得,第一次烧灰时由于经验不足,很可能是保温没做好。烧第二窑时,宣全每天都用脚一遍遍踩,用铁锹一下下拍打稻壳灰,以增强窑炉的保温性。可第二窑出来后,仍然跟第一窑一样。   就这样,宣全烧了一窑又一窑。直到2007年,烧了二十来窑后,仍没有一次成功,始终没见过哪怕一块淡粉色的灰!   此时,宣全不仅把自己所有积蓄花了个精光,就连后来向亲戚朋友借来的40万元也所剩无几,他几乎到了崩溃边缘,成天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黯然神伤。他百思不解,自己的操作明明已经非常仔细了,为什么就是烧不出那种粉色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父亲看宣全投了近百万元钱进去,却连一斤产品都没烧出来,也很着急。2007年底的一天,他趁宣全不在厂里,跑到工厂把员工们都撵回了家。   那天晚上,当宣全回到厂里得知发生的一切后,一个人守着空空的厂房,看着黑灰直流泪。如今连老父亲都不支持自己了,辛苦积攒的钱也全都赔光了,今后该怎样面对妻儿老小啊!   但妻子坚决支持他并说大不了她打一辈子工还债,也要支持宣全干下去,因为往前走总有希望!妻子的话,又让宣全重新燃起了斗志。   点灰成金,“环保富翁”缔造绿色产业   有了妻子的支持,宣全下决心一定要干成。   这一次宣全更慎重,他把从第一窑开始所有的生产记录都翻出来,仔细分析着每一个生产环节。突然,他把焦点落在了窑炉的通风管上,扒出通风管一看,果然设计得太紧密了,这会导致窑炉通风不畅!这个从来没有注意过的细节,让宣全恍然大悟。   他当即带工人对窑炉的所有通风管都进行了改造,并在2008年春节前夕,烧了最后一窑。这时的宣全,每晚睡觉时都会做噩梦:不是窑烧坏了,就是满天的稻壳灰像火山喷发般向他涌来,直至将其淹没……   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他们历时一年多,终于烧出了满窑朝思暮想的粉色灰!兴奋之余,宣全如释重负,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终于被甩开了。   宣全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