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危险因素识别及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危险因素识别及评价

;*;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不足(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群。;慢性高血糖可致各种器官尤其眼、肾、神经及心血管损害,引起功能不全或衰竭。 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发病过程。 ;典型者有高血糖症状: 多尿、多饮、体重下降 有时也可完全无症状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感染;*;糖尿病是全球性“流行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 ;IDF Diabetes Atlas 5h edition ,2011 /;*;*;T2DM为主,占93.7%,T1DM 占5.6%,其它占0.7% 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20岁以下T2DM发病率明显增高 未诊断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占总数比例:中国60% vs 美国 48%) 表型特点:我国T2DM平均BMI 25kg/m2左右, 白种人平均BMI 30kg/m2左右;餐后高血糖比例高;*;遗传因素: 中国人为好发人群,富裕国家华人在 10% 以上; “节约基因”的改变慢于生活模式的突变 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膳食热量、蛋白质、脂肪来源从植物转向动物 运动减少、肥胖 老龄化 筛查方法;中国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可能更差(提示中国人胰岛素分泌不足是主要矛盾) 我国T2DM患者的平均BMI在25kg/m2左右,而白种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 kg/m2 ;───────────────────── 分层 T2DM IGT T2DM/IGT ───────────────────── 省会城市 4.58 5.78 0.79 中小城市 3.37 4.29 0.79 富裕县城镇 3.29 5.74 0.57 富裕县农村 2.65 5.02 0.53 贫困县城镇 2.83 4.11 0.69 贫困县农村 1.71 3.14 0.54 ───────────────────── (向红丁等,1998);患病率;*; ────────── 年份 老年人(60岁)% ────────── 10% 2006 13% 2007-08 20.4% ────────── *年龄每增加10 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8% ;*;*;;;“任意”:一天中任意时间内,无论上次进餐的时间 “空腹”: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的摄入 “OGTT”:以75g脱水葡萄糖为负荷,溶于水后口服 最好从早晨7~9时开始(开始之前受试者须已空腹8~14小时) 由于OGTT试验需要进行3个小时,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要喝茶及咖啡,不要吸烟,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糖监测的结果 试验前3天内,每日主食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3~7天,停用可能影响糖耐量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药、苯妥英钠等;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 OGTT检查也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2010年ADA指南已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但HbA1C6.5% 也不能除外糖尿病,需进一步行糖耐量检查。 我国HbA1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HbA1C测定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期待在我国逐步完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规范化工作。 ;糖尿病的分型;;单用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 1型、 2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年轻糖尿病患者鉴别困难 血清C肽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如果对诊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 ;*;有糖尿病或并发症/体征者作DM诊断试验而非筛查 筛查目的:发现(确定)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T2DM)在初期若干年可无症状体征,致长期不能及时诊断 T2DM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在IGT时已明显增高 UKPDS经验:新诊断T2DM约一半已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强化降糖治疗可有效防止/延缓T1DM/T2DM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对T2DM大血管并发症可能也有预防作用 降低T2DM患病率和DM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的关键--早期发现(筛查),早期干预/治疗;大庆(Daqing)IGT干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运动)6年,可使T2DM发生率较对照减少38%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