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山居秋暝 与诸子登岘山学案 苏教版
PAGE
山居秋暝 与诸子登岘山
学习目标
1.品读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诵读课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二.课前预习
1、知人论世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2、字词过关
① 字音
浣(huàn)女 沾(zhān)襟
② 一词多义
胜 胜(胜过)作一书生 青枫浦上不胜(承受)愁
江山留胜(名胜)迹 胜(才华出众的)友如云
③ 古今异义
往来成古今 一代接一代 今??“去和来”
④ 词类活用
天气晚来秋 名词作状语 在傍晚
⑤ 特殊句式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谓语前置 应为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3、预习困惑
三、课堂探究
(一)《?山居秋暝》
1.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2. 作者为什么要突出“新雨”呢?
3.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颔联和颈联中的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画,小组讨论,用几句话来描绘一幅画面。
4.每一幅画面就象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山中的整个景致。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觉?
5.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服的少女归来时发出了喧闹声,渔舟经过时莲花也随之摆动,为什么它们给你的感觉仍然是“静”呢?
6.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7.诗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怎么理解
8.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了那么美丽恬然的山中景色,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9.山中明明有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还称这之为“空山”呢?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思考。
(二)《与诸子登岘山》
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
怀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
2.颈联仅仅是写眼前之景吗?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这是登山所见所想——虚幻的景色,烘托深秋岘山萧条、悲凉、邈远的秋景。
3.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4.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
5.今读其诗,你会有何感想?(提示:感想应从诗人的感想中来。)
四、课后训练
(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 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2. 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首联“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诗中“接舆”是指春秋时期的一个隐士。“五柳”则指 (朝代)诗人 ,其诗文代表作品有 。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
3.分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答:
4.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请问诗中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市高考英语三轮冲刺 阅读理解寓乐于练11.doc
- 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英语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英语二模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政治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心理描写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人物外貌描写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别友人二首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春江花月夜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声声慢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李白诗歌概说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杜甫诗概说 兵车行学案 苏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