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6月期末考试范围答案1
PAGE
PAGE 5
一. 名词解释:
.
脂多糖:
营养缺陷型:
朊病毒:
固氮酶:
特异性免疫:
选择培养基:
异形胞:
变异:
F'菌株:
普通转导:
二. 是(√)非(×)题(无范围)
三.选择题1. 下列微生物中不能利用分子氮的是( A )。
A 霉菌 B 弗兰克氏菌 C 根瘤菌 D 园褐固氮菌
2.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 C ) 成分比阳性菌的高.
A 胎聚糖,B 磷壁酸, C 类脂,D 蛋白质 E D项和C项
升汞消毒常用的浓度为( A )。
A 0.1% B 1% C 70% D 0.01%5. 细菌的生子曲线中,总菌数合活菌数几乎相等的是( C )。
A. 适应期 B. 生长对数期 C. 生长稳定期 D. 衰亡期 6. 在葡萄糖等基质脱氢并产能的四条分解代谢途径中,可产丙酮酸的途径有(D )两条。
A. EMP和HMP B. HMP和ED C. EMP和TCA D. EMP和ED7. 某建筑???人劳动时受深部创伤,应去医院注射哪种物质( A )
A 抗毒素 B 类毒素 C 抗生素 D 干扰素
8.注射白喉类毒素可使机体获得( B )。 A. 人工被动免疫 B. 人工自动免疫 C. 细胞免疫 D. 变态免疫9. EMB培养基对大肠杆菌有显著的鉴别力,主要是依据了( B )原理。 A. 发酵蔗糖产酸 B. 发酵乳糖产酸 C. 伊红,美蓝分别显色 D. 伊红,美蓝结合后显色。 10. 纯培养是其中(A )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 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一种营养物 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 没有代谢废物
11.UV诱变微生物突变主要的效应是( C )。
A 引起碱基置换 B 引起移码突变 C 产生嘧啶二聚体 D 引起染色体易位12. 酵母菌主要生长在( A )。
A. 偏酸的含糖环境中 B. 偏碱的含糖环境中 C. 中性环境 D. 偏碱或偏酸的无糖环境 13. 溶源性细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B )的侵染造成的。
A. 类病毒 B. 温和噬菌体 C. 病毒 D. 烈性噬菌体14. 简单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C )
A 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C 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D 前者需要能量后者不需要能量
15.5类抗体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为(A )。 A. IgG B. IgE C. IgA D. IgD16. EMB培养基对大肠杆菌有显著的鉴别力,主要是依据了( B )原理。 A. 发酵蔗糖产酸 B. 发酵乳糖产酸 C. 伊红,美蓝分别显色 D. 伊红,美蓝结合后显色。 17. 在免疫细胞中,巨噬细胞主要来自( C )。 A. 粒细胞 B. 浆细胞 C. 单核细胞 D. 淋巴细胞
18 病毒壳体的组成成分是,( B )。
A 核酸 B 蛋白质 C 多糖 D 脂类 19. T4噬菌体属于( C )。
A. 螺旋对称B. 立方对称 C. 复合对称 D. 都不是20. 化能自养型细菌是从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并( B )的细菌。
A 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 B 利用环境中无机化合物进行生长
C 难以染色 D 引起人类疾病
21.( C )是化能自养微生物的双功能营养物。 A. H2 B. CO C. NH4﹢ D. Fe2﹢22. O2和CO2进入细菌细胞,主要通过( B )。A. 主动运输 B. 被动扩散 C. 促进扩散 D. 基团移位
23.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为( B )
A 野生型 B 营养缺陷型 C 条件致死突变型 D 抗性突变型
24.下列属于硝化过程的是( BE )。
A N2至NH3 B NO2-至NO3- C NO2-至N2 D NO3-至NO2- E NH3至NO3-
25.微生物与牛,羊之间的关系为( B )
A 互生 B 寄生 C 共生 D 拮抗
26.下列大肠杆菌细胞中的F因子,发生重组频率最高的是( )
A F+菌株 B F- 菌株 C Hfr菌株 D F’菌株
四.填空题(共30分,每题 3分)
1. 菌落在微生物学工作中有很多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