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6《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激动自豪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体会场面描写的精彩,学习过渡句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自豪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准备图片、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2)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进入情境,兴趣阅读
1.教师板书: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
2.请同学们用以上内容说一句话。请在“开国大典”前加上一个词语。
3.教师简介文章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祖国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4.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给词语注音。
城楼、檐下、庄严、典礼、擎着、毛泽东、电钮、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
(“擎”应读qínɡ,不要读成jínɡ;“钮”和“聂”的声母都是n;“诞”应读dàn,不要读成yán。)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例如:“开国大典、城防部队、迎风招展、肃立、汇集、排山倒海、瞻仰”等,并用“肃立”和“瞻仰”各说一句话。
3.指生分段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三、理解题目,理清脉络
1.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说说题目的含义。重点理解“典”和“大典”。
(预设:“典”字有五种解释,即:①可以作为标准、典范的书籍;②典故;③典礼;④旧指主持,主管;⑤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本文中的意思是③,“大典”就是“隆重的典礼”。)
2.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描写了哪些场面?试着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3)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体会。
(4)可以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批注,并质疑。
3.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1)每个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其他组员补充说明。
(2)其他小组也可以进行补充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教师组织学生共同释疑。
四、总结全文,指导朗读
1.师生共同总结读后感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指导积累
1.抄写文中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词语和句子。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文中比较生僻的词语,如:中央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等。
第二课时
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
1.欣赏《开国大典》片段图片。谈一谈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促进学生与教材的对话。
2.引言:今天,我们通过时间隧道一起回到那一天,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你有什么感受?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这些关键词。
2.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自主学习。
3.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小组内展开交流。
4.课堂练习:
开国大典于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估计人数__________。会场在__________。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
(1)指名填写。
(2)说一说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预设: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得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5.从重点词句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引问:换成“走向”可以吗?(预设:不可以,只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G∕TJ 08-40-2010 上海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ocx VIP
- 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规程 DB33/T1233-2021 浙江省地标.pdf VIP
-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惠普 M855dn M855xh M855x+ M880z M880z+ 彩色激光打印机维修手册.pdf VIP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5年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pptx VIP
- Zeta-电位教学讲解课件.pptx VIP
- 钢结构厂房吊装方案钢结构厂房吊装方案.doc VIP
-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典型设计.pdf VIP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