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细胞生物学C名词解释.doc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学C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C名词解释 【1】细胞膜与物质的转运 一、名词解释 1. cell membrane(细胞膜) 也称质膜,是指包围在细胞质外周的一层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物质组成的生物膜。 2. biological membrane/biomembrane(生物膜) 细胞膜和细胞内各种膜性结构的统称。 3. unit membrane(单位膜) 不同的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一种较为一致的“两暗夹一明”的3层结构,即电子密度较高的内外两层(2nm×2)夹着电子密度较低的中间层(3.5nm)。 4. amphipathic molecule(两亲性分子/双亲媒性分子) 像磷脂分子那样的,既具有亲水的极性头部,又具有疏水的非极性尾部的分子。 5. head group(头部基团) 磷脂分子中亲水的小基团位于分子的末端与带负电的磷酸基团一起形成的高度水溶性的结构域,极性很强。 6. integral/intrinsic/transmenbraneprotein(整合/内在/穿膜蛋白) 有的膜蛋白通过α-螺旋(也有β-片层)一次或多次穿膜而镶嵌??脂双层中。 7. extrinsic/peripheral protein(外在/周边蛋白) 是一类与细胞膜结合疏松(非共价键)、不插入脂双层的蛋白质,分布于质膜的胞内侧或胞外侧。 8. lipid anchored/linked protein(脂锚定/连接蛋白) 与外在蛋白类似位于膜的两侧、不穿膜,但以共价键和脂双层中的脂质分子结合。 9. the fluidity of cell membrane(细胞膜的流动性) 是指构成细胞膜的膜脂和膜蛋白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是保证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条件。 10. liposome(脂质体) 脂质分子在水相中会自发形成脂质双分子层。为了避免其两端疏水尾部和水的接触,游离端往往可以闭合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稳定的中空结构,称为脂质体。 11. phase transition(相变) 由于温度的改变导致膜状态的改变。在相变温度以上,膜处于流动的液晶态。 12. cell coat(细胞外被) 指细胞膜中糖蛋白和糖脂伸出细胞外的分支或不分支的寡糖链,分布在非胞质面,成为细胞活动和细胞间识别的重要功能基础。其蛋白质和脂质部分参与了细胞膜本身的构成。 13. cell surface(细胞表面) 细胞膜、细胞外被、细胞膜内面的胞质溶胶、各种细胞连接结构和细胞膜的一些特化结构的统称。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14. lipid rafts(脂筏) 细胞膜的脂双层并非一个完全均匀的二维流体,一些脂质分子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凝胶状态或液态有序状态,其中为富含胆固醇、鞘脂和一些特定种类蛋白质的微区(microdomain)。由于鞘脂的脂肪酸尾比较长,因此这一区域比较厚,更有秩序且较少流动,被称为脂筏。脂筏在膜内形成一个有效的平台:许多蛋白质聚集在脂筏内,便于相互作用;至案发提供一个有利于蛋白质变构的环境,形成有效的构象,在参与信号转导、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及胆固醇代谢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5. fluid mosaic model(流动镶嵌模型) 1972年由Single和Nicolson提出。主要论点是,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液晶态特性:既有晶体分子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构成了膜的连续流动性主体。膜蛋白以各种形式镶嵌在其中。糖类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附着于膜表面。这一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不对称性和脂类与蛋白质分子的镶嵌关系。 16. membrane transport protein(膜运输蛋白) 一些相对较大的极性或带电的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这些物质的运输需要有特定的膜蛋白的介导,这些蛋白称为膜运输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17. carrier protein(载体蛋白) 能和被转运的分子结合,通过其自身构象改变,允许物质穿过膜而进入另一侧,从而完成物质的运输。 18. channel protein(通道蛋白) 形成贯穿脂双层的水溶性通道,使一些特异性的物质经过它从一侧进入另一侧,从而完成物质的运输。 19. passive transport(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20. active transport(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穿膜转运方式。动物细胞根据利用能量的方式不同,分为ATP驱动泵和协同运输两种主要类型。 21. Na+-K+ pump(Na+-K+泵) 是一种离子泵,又称Na+-K+-ATP酶,是细胞膜上进行主动运输的一种载体蛋白。它利用自身对ATP的水解提供能量,逆浓度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