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晋江市2016-2017届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VIP

福建省晋江市2016-2017届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晋江市2016-2017届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PAGE  PAGE 9 福建省晋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3.马戛尔尼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 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 4.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13公顷,折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百亩之田”,相当于31市亩。由此分析错误的是 A.说明中国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 B.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表现 C.导致铁犁牛耕的使用 D.说明中国耕地承受的人口压力大 5.《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 C.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 “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 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有利社会合理分工 D.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A.均田制破坏 B.土地兼并 C.赋税沉重 D.重农抑商 8.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手工业者自得其乐 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9.唐诗“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手工业者地位低下 B.丝织业规模扩大 C.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D.官府垄断丝织业 10.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1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符的是 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 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1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13.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张” 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14.宋仁宗景祐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 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 C.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 15.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16.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