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儿童行为障碍
第四章 儿童行为异常;一、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新生儿行为评价常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①相互作用过程(视觉、警觉、安抚等);②动作过程(肌张力、动作的成熟、防御反应、口-手运动、一般活动水平、反射行为等);③生理调节(对亮光、铃声、格格声、针刺的习惯形成);④对刺激的反应(震颤、皮肤色泽变化、惊吓反应等)。通过行为评价可找出新生儿行为功能上的缺陷,评出正常行为的水平和质量,分析损伤、药物及其他干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并能预测小儿将来的发育和功能。 ;(二)婴儿期 ;2.精细动作:包括视线跟随、手握物、手指动作等。新生儿两手握拳紧。3-4月握持反射消失,可胸前玩手,看到物体时全身乱动,并企图抓扒。6-7月出现换气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月拇食指拾物,喜撕纸。12-15月学用匙,乱涂画等。
3.言语:从咿呀学语到有明确含义的语言发展。一般5-6个月婴儿能够反应地发出声音,8个月可叫“爸爸”、“妈妈”、“大大”等,8—9个月能留心自己名字的声音。1岁时除“爸、妈”这些词之外,已可利用少数几个词,并能用自己的行为表示出他们已知道的一些物体的名字。 ;4.社会性:包括表情、微笑、认人、啼哭等。
一般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
(1)容光型:表现为吃、喝、睡等生理功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环境,情绪愉快而稳定,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约占全体的40%。(容易抚养型)
(2)困难型:约占10%,表现为哭闹无常、烦躁易怒、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功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难于抚养型)
(3)迟缓型:约占有15%,表现为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强度弱,情绪消极,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适应较慢。(兴奋迟缓型)
(4)混合型或交叉型:另有35%的婴儿属于上述类型的混合型或交叉型。气质及其类型在婴儿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了解和预测婴儿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幼儿期 ;(四)学龄前期 ;(五)学龄期 ;(六)青春期 ;二.影响儿童行为的因素;三、儿童行为异常的分类;*(二)狭义的行为异常(行为障碍);1、儿童行为障碍的分类; 反社会性行为(A行为)
包括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
神经症性 行为(N行为)
Rutter分类法
混合型;
外化性行为障碍
Achenbach分类法 内化性行为障碍
及现代分类法
社会功能障碍
其他;第一节 外化性行为问题 (又称反社会性行为问题);(二)注意力不集中(inattention)
(三)攻击性行为(agreession)
(四)违抗(defiance)
(五)违纪行为(delinquency)
1、说谎(lying)
2、逃学(truant from school)
3、离家出走(running away)
4、偷窃(stealing)
;二、外化性行为障碍;2、临床表现
(1)注意障碍
(2)活动过度:如反复歪头、抽吸鼻涕、咬指甲、耸肩等。
(3)情绪障碍(冲动性):这类儿童常常情绪不稳,冲动任性;缺乏克制能力
(4)学习困难、品行障碍
(5)感知觉障碍:表现为视运动障碍、空间位置觉障碍、左右分辨不能、听觉综合困难及视听转换困难等。
(6)轻微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轻度的共济协调运动不良,表现为精细动作笨拙、翻掌、手指活动不灵、系鞋带不灵活等。
3、治疗——多种模式治疗
(1)药物
(2)对父母的训练
(3)对患儿进行社交技能训练;要注意以下原则:;(二)对立违抗性障碍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
指儿童具有显著的违抗、不服从和挑衅行为,这些行为明显超出了同龄儿童在相同社会文化背景中行为的正常范围。
患病率为:1.7%~6%。
男:女=3.1:1
常见于12~16岁儿童。;(三)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
1.概念:指18岁以下儿童或少年出现反复而持久的违反社会道德准则或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
2.病因:
(1)生物学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3、临床表现
(1)攻击性行为
(2)破坏行为:如玩火、纵火等
(3)欺诈或偷窃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