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期末复习资料
PAGE
PAGE - 14 -
第一章 绪论
1、Cell theory(细胞学说):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的基本单位
2、1925. Wilson:“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
3、细胞的发现:
1)、细胞的发现离不开显微镜的发明;肉眼(裸眼)能看到的最小的分辨率是100μm,而绝大多数动植物的细胞在20-30μm。
2)、1604年荷兰眼镜商詹森(Z.Janssen)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把透镜进行组装)。。
3)、1665年,英国的物理学家胡克用自己设计并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不过,胡克发现的只是死的细胞壁
4)、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装配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不断游动的原生动物、青蛙肠道里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精子、牙缝里蠕动的细菌,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第二章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Cell(细胞) :由膜包围的能独立进行繁殖的原声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要素
2、Plasmid(质粒):除核区DNA外,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量为2~200个基因,能进行自我复制,有时能整合到核DNA中去。质粒常用作基因重组与基因转移的载体。
3、细胞的基本特征: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b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d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e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
二、细胞的基本共性:1、相似的化学组成C,H,O,N,P,S(基本构成元素);
2、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
3、DNA-RNA的遗传装置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Resolution——分辨率:
2、autoradiography(放射自显影技术):
3、cell-free system——非细胞体系:来源于细胞而不具有细胞的完整的结构和成分,但包含了正常生物学反应所需的物质组成的体系。
5、电子显微镜的相关知识:
a、1932年由Ruska制备而成,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基本构造包括四个部分:电子束照明系统、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
c、分辨率:0.2nm;光源:电子束;透镜:电磁透镜;成像原理: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投射形成明暗对比
5、细胞内特异核酸的定位与定性:通常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确定特异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
6、定量细胞化学分析与细胞分选技术:
1)、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 :一种用于核酸、蛋白质、染色体和细胞等的定量、分离和分选的技术。
特点:测量速度快,几万个细胞/秒;可进行多参数测量,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综合了多学科的科技成果;既是细胞分析技术,又是精确的分选技术;
应用:用于定量测定细胞中的DNA、RNA或某一特异蛋白的含量;测定细胞群体中不同时相细胞的数量;从细胞群体中分离某些特异染色的细胞;分离DNA含量不同的中期染色体。
2)、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是利用细胞内某些物质对特意光谱吸收的原理,用来测定这些物质如核酸或蛋白质在每一个细胞中的含量的一种实验技术、
7、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技术:
细胞融合:两个细胞通过质膜的接触并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的细胞只有一个连续的细胞质膜。
单克隆抗体技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和Kohler将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成功建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
·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的特性,一方面可分泌抗绵羊红细胞的抗体,
另一方面像肿瘤细胞一样,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或移植到体内无限繁殖。
·单克隆抗体技术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用不纯的抗原分子制备出针对某一抗原分子上特异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
2.在研究工作中分离得到一个与动物减数分裂直接相关的基因A,如果想由此获得该基因的单克隆抗体,请简要叙述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
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大量无限增殖,但不能分泌特异性的抗体;而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在体外不能无限增殖。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