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生物进化史上的奇迹。近300年来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而人类这个物种对自然界的其他物种有着巨大的影响。今天我将与大家谈一谈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说到进化,大家马上就会想起达尔文。1895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著名的以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生物具有巨大繁殖潜力,但自然资源有限,生物总是处于生存的斗争中。由于生物普遍存在着差异,在生存斗争中凡具有有利差异的个体,生存与繁衍后代的机会增加;否则就会遭到淘汰。此即“适者生存”或“自然选择”。经过许多世代“自然选择”的过程,物种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而使该种群不断地逐渐变化而形成亚种或新种,从而推动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20世纪4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哥德施密特(R. B. Goldschmidt)提出宏观进化(Macroevolution)的概念:通过自然选择的积累的微小变异,只能在物种范围内进行。 也就是说,传统的生物进化观点是建立在自然选择的条件下,生物进化有着适应自然的趋势。自然就像操控着生物进化方向的一支大手。而今天,人类的地位逐渐上升,正在渐渐“取代”那只大手的地位。许多生物的进化方向不再是取决于自然,而是取决于人类的选择。 今天我们将以狗的进化、转基因动植物、物种灭绝为例,谈谈人类对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我们先来看看狗的进化。 狗的祖先是什么呢?大家很容易想到是儿狼。但狼这种凶悍的动物到底 是如何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内进化成狗的呢?大家普遍接受说法是通过“人类驯养”。经过一系列遗传学研究,中瑞研究人员终于证明,早在15000年前,狗的祖先,生活在中国境内或者中国附近的五、六只母狼先后被人类群落驯养。于是从那时起,人与狗开始一同打猎、一同烤火、一同进化、一同走过漫漫历史长河。 几乎所有的狗,从吉娃娃到圣伯纳犬,追踪其血统的结果都将指向最初的几只母狼。如今我们已知的狗的种类目前大概有350种之多!狗是如何进化的? 为什么有着同一祖先的狗,现在会有如此多的不同品种呢?其中真正起到影响的就是人为的差异化选择过程。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人类在狗的进化中究尽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6min] 从体型,外观和行为来看,狗都是地球上品种最多样化的动物,人类依据不同特性至今培育出约350种品种的狗。在过去的一万多年间,人类的定向选择大大加快了狗的进化过程。具体操作很简单。如果我们想培育一只浅色的狗,我们只需要从一窝狗崽中挑出毛色最浅的几只进行交配,那么它们的后代有很大可能遗传他们亲代的性状,有比较浅的毛色。每一代中重复这个步骤,我们就完成了人工的选择过程,我们就可以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人类的选择决定了狗的进化方向没有人类的选择与培育,就不会有今天品种多样的狗。狗是人类活动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典范。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转基因动植物。 首先我们必须先介绍一个概念: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就是重组DNA技术指在体个将不同来源的DNA进行剪切和重组,形成杂合DNA或称嵌合DNA分子,然后将其导入特定的宿主细胞,得到大量增广和表达,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产生新的基因产物。 转基因植物就是利用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技术,把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目的基因或特定的DNA片段,加上适合的调控元件通过各种方法转移到动物或植物的基因组中,使得该基因或DNA序列能稳定表达和遗传的动物或植物。 我们先看看转基因植物的例子。 转基因植物是如何产生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把其他生物的基因通过载体运输到目标植物体内的过程。通过植物基因工程获得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发展及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获得的有重大经济价值的转基因植物已经很多。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实现植物品种改良,主要包括抗害虫、抗除草剂、抗病毒、控制果实成熟、改变花型花色、抗环境压力、产生高品质产物等转基因植物。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3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让我们再来看看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的产生与转基因植物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基因转入的受体细胞是目标动物的受精卵。因为已分化的动物细胞没有发育的全能性,所以我们要得到一个新的转基因动物必须使用受精卵做为受体细胞。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