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理过程(1
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理过程 ;细胞超微结构;第一章 细胞膜与疾病;第一章 细胞膜与疾病;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厚约7.5~10nm,呈现平行的三层结构,即电子致密的内、外两层(各厚2.5~3.0nm)与电子透明的中间夹层(厚3.5 ~ 4.0nm )。
; 如切片与膜正切时,可见细胞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即所谓单位膜(unit membrane)。膜的内外二层电子密度大,中间一层电子密度小,厚30埃左右。
;TEM x436,740 ; 细胞膜表面常有一层糖蛋白,呈细分枝状分布在细胞表面,称细胞外衣(cell coat)。
有的细胞表面有微绒毛(microvi11i),是由质膜向外折叠而成的指状突起。微绒毛成排排列,即光镜下所见的刷状缘或纹状缘。
如小肠上皮细胞。
; 有的细胞表面有纤毛(cilia),纤毛外周是一层质膜,内有基质及轴丝,轴丝由9组外周微管及2根中央微管组成,即所谓的9十2结构。有的细胞表面有伪足突起,具有运动或摄取外物的作用。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脂类常排列成双分子层,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与其结合,构成膜的主体,糖类通过共价键与膜的某些脂类或蛋白质组成糖脂或糖蛋白。;膜脂:
主要是磷脂,其次是糖脂和中性脂肪,胆固醇含量也较高。
功能:
由于膜脂呈双分子 层排列,亲水极朝向膜 表面,疏 水极朝向膜中 央,使膜成为疏水性 屏障,构成半透膜的 物质基础。;膜蛋白 :
在构形上多为球形蛋白 。
功能:
;膜糖类 :
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与膜蛋白的亲水端结合形成糖蛋白,与糖脂一起构成糖萼,形成了细胞衣。 ;功能:
; 构成抗原或受体的分子主要为糖蛋白,也有少数为糖脂。糖蛋白分子常为镶嵌蛋白,其表面有一个或数个分支的寡糖链。;在细胞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9;二、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根据Fluid-mosaic model(1972 singer和nicholson提出):
细胞膜由流动的双脂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
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
蛋白质或嵌在双脂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双脂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质膜的流动性;质膜的不对称性;小鼠肝细胞膜冰冻蚀刻;使膜的两层流动性有所不同,有助于维持蛋白质的极性;
生物膜结构上的不对称性,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1975年和1977年分别提出晶格镶嵌模型和板块镶嵌模型。;三、细胞膜的物质运输
(一)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
*简单扩散:少部分低分子物质从高浓度区流向低浓度区。
*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是借助于细胞膜上的膜转运蛋白通过膜。膜转运蛋白有载体蛋白和管道蛋白。
*主动转运:是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而进行的一种的转运方式。;(二)大分子和颗粒的膜泡运输:
*胞吞作用:细胞摄入大分子和颗粒物质,包括胞饮和吞噬。
*胞吐作用:细胞向外分泌各种物质(如细胞膜成分、激素、神经递质、消化酶等)。
综上述可知,细胞膜是维持细胞完整性及胞内微环境相对恒定性的重要成分,它有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代谢调控等多种功能。
;四、上皮组织细胞的特化结构;(二)皱褶(ruffle);(三)内褶(infolding);(四)纤毛和鞭毛;Cilia from an epithelial cell in cross section (TEM x199,500) ;五、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结构—细胞连接; 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丧失某些独立性,而是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
为达到各细胞的统一和促进细胞间所必须的相互联系,相邻细胞密切接触的区域特化形成一定的连接结构,称为细胞连接。;简单地说,细胞连接就是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联结结构。
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