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四 名言警句选择题限时训练.doc

高考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四 名言警句选择题限时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四 名言警句选择题限时训练

PAGE  【走向高考】2015届高考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四 名言警句选择题限时训练 1.(2014·福建文综,27)“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草野”。“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两种观点启示我们应该(  ) A.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B.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确保权力的公正运行 C.完善民主、健全法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消除特权思想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题干引文所体现的内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强调了要从民主方面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强调了要从法制方面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故C项符合题意。A、D项仅从民主方面加强对??力的制约和监督,B项仅从法制方面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都与题意不符。 2.(2014·四川文综,7)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从古至今讲究清正廉洁,表明廉洁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故应选②和④;廉洁文化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故不选①;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故不选③。 3.(2014·广东文综,31)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思想道德建设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材料中的“不妄、不苟、不敢”的理念启示我们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故应选①;从人的思想境界来说,材料中的“不妄、不苟、不敢”的理念启示我们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故应选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不选②和④。 4.(2014·大纲文综,30)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材料中的这位农民气象员经过一次次的观察和实验,得到了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故应选②和④;亲身实践和他人的实践经验都是可靠的,故①表述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故不选③。 5.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据此得出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片云心共远,永夜月同孤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 B [解析] “有我之境”,物中有我之色彩,透过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味着有人的思想感情在里面,A、C、D都属于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包含人的思想感情,不符合题意。B“同孤”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有我之境。 6.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思·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①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②社会关系具有客观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