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雨霖铃》共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doc

4.3.7《雨霖铃》共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7《雨霖铃》共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doc

PAGE  4.3.7《雨霖铃》共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 2、难点: 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二、教学设想: 1. 指导学生诵读,理解这首词长于铺叙的特点以及融情入景、借景写情的特色。 2. 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 一、作者简介: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二、解题: 《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霖,一作\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雨淋铃》条:\《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词谱》卷三十一:\宋词盖借旧曲名,另倚新声也。调见柳永《乐章集》,属双调。\此词写别情,为柳永的名作之一。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同时也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所以深感前途黯然无色。通篇层层铺叙,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写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尽致。这是吸取了民间词的特点,在艺术上予以加工提高而形成的。 三、注释: 对长亭晚: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 都门帐饮: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帐,郊野没有房屋,所以临时搭起篷帐。 无绪:没有心思,意思是心情不好。 兰舟: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凝噎: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说不出话。 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 暮霭:(ǎi)傍晚的云气。 沉沉:深沉。 楚天:楚地的天空(战国时楚国很大,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这里泛指南方天空。 经年:一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就算是有多少风情。风情,深情密意。 四、鉴赏文章: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通过这种描写,十分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离别给予青年男女的爱情以多么沉重的打击。这首词正是爱恋歌妓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感情交织着的作品,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这首词的上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的情景,下半片主要是写别后的情景。 开首三句,如果简单看成叙事,好象只从送别的时间、地点说起,而其实,既没有象后面的\清秋节\明确指出时间,也没有象后面的\都门\明确指出地点。如果简单看成写景,也好象只在对着长亭的当儿,听到寒蝉在叫,看到骤雨刚停,而其实,不仅声音、形象中有异样的情味,即呆对着的长亭也不是单纯的建筑物。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应该说,这主要是抒情,是融情入景,是即景抒情,从抒情写景中可以看出时间和地点,不能简单作叙事或写景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冒头\(开端)。柳永的词中象这类写法的是不少的,如《引驾行》的开头是: 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 接着才是: 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 《卜算子》的开头是: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接着才是: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或者写出有人在\对\,或者没写出,都是一样的写法。因为作品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作者所看到、听到或想到的,总不能离开人。而这里的\长亭\也不是一个专有的地名,在送别的场合都用得着。如王褒《送别裴仪同》的\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王昌龄《少年行》的\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两首诗里的\长亭\和这首诗里的\长亭\,当然不能看作是实指一个地名。但作为送别的所在是一样的。从下面的\都门\看,这词里的\长亭\应在汴河岸上。宋代的汴河两岸,多种杨柳,因此宋代词人写到\长亭\,往往和杨柳联系起来说(这词下面的\杨柳岸\和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都可以证明)。柳和蝉是结不解缘的。柳树多的地方蝉总是特别多,因而词人往往把柳和蝉并用,从上引《引驾行》的\蝉嘶柳败\和《少年游》的\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看来,柳永自己就一再这样用过 。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