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崩塌滑坡及泥石流.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崩塌滑坡及泥石流

崩塌滑坡治理设计及 泥石流工程措施;;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基本概念;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崩塌与滑坡;崩塌滑坡的工程治理程序 ;滑坡防治基本方法;一般为5m;支撑肩沟;;;削方减载;;防侵蚀冲刷工程;支挡工程;;;;;防治工程设计;稳定系数稳定安全系数;暴雨强度洪水位;天然容重饱和容重;计算方法;滑坡推力零界面及零界高度;零界高度;分界面的应用;崩塌基本类型;;;稳定性计算;稳定性系数稳定性安全系数;;;;B1-B1;;;;;;倾倒-崩落;拉裂-崩落;滑移-崩落;;;崩落岩块运动 ;;;崩塌防治基本方法;;泥石流防治工程;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基本程序与措施;(1)收集或测绘泥石流形成区、堆积区内,比例尺为1:1000—1:5000的地形图,流通区内比例尺为1:200—1:500。测定各地段斜坡和沟谷坡度。 (2)对泥石流沟进行全流域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查明流域内松散土层(包括已有崩、滑坡分布、体积,大??石直径)斜坡的稳定状况,可能产生滑坡、崩塌的地段和规模;沟内松散土层的分布、厚度,大漂砾直径,土层下伏岩层的埋藏深度、岩性和物理力学指标;流域内井水、泉水的分布及流量,流通区、堆积区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和水量。 (3)收集、观测流域内的降雨量和水文资料(包括沟谷水量、水位、泥砂含量和洪水发生时的树枝杂草含量等)。 (4)在上述资料基础上编写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5)拟定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在内的多种防治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比推荐优选方案报请主管部门审批。;基本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防治工程主要措施;防治工程主要措施; 按照泥石流的基本性质,采用多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上、中、下游统一规划,山、水、林、田综合整治,以制止泥石流形成或控制泥石流危害。这是大规模、长时期、多方面协调一致的统一行动。 稳-主要是在泥石流形成区植树造林,在支、毛、冲沟中修建谷场,其目的在于增加地表植被、涵养水分、减缓暴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增强坡体稳定性,抑制冲沟发展。 ??? 拦-主要是在沟谷中修建挡坝,用以拦截泥石流下泄的固体物质,防止沟床继续下切,抬高局部侵蚀基准面,加快淤积速度,以稳住山坡坡脚,减缓沟床纵坡降,抑制泥石流的进一步发展。 ??? 排-主要是修建排导建筑物,防止泥石流对下游居民区、道路和农田的危害。这是改造和利用堆积扇,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工程措施。 ;工程设计三阶段及报告编写 ;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0 概 述 0.1 任务由来 0.2 主要的目的与任务 0.3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及编制情况 1 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 地质灾害体灾情评价 1.1.1 地质灾害分布位置,规模,范围(含地质灾害体的坐标:采用北京坐标系,高程应标注是何种高程) 1.1.2 主要危及对象(居民、建筑、设施、交通、航道、资源、土地等必须量化) 1.1.3 地质灾害体破坏后造成损失估算 ;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2 项目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2 地理地质环境 2.1 地理环境 2.1.1 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交通状况 2.1.2 气象与水文 2.1.3 区域经济状况;2 地理地质环境 2.2 地质环境 2.2.1 简述区域地质环境(包括地貌、地层岩性、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等) 2.2.2 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2)地层岩性及岩土工程地质特性(含物理力学性质、水理性) (3)地质构造 (4)水文地质条件(含岩土层的渗透系数,地下水位及变化,地水类型及其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5)地震(提供地震基本烈度及对应的地面加速度等) ;地质灾害体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3.1 地质灾害体基本特征 3.1.1 分布特征(边界、前缘、后缘、分布高程) 3.1.2 地质灾害体规模(长、宽、厚、面积、体积) 3.1.3 与水库蓄水水位的关系 3.1.4 主要变形特征(建筑物的变形、破坏、地面变形等) 3.1.5 影响地质灾害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 地质灾害体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3.2 地质灾害体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3.2.1 滑动带及滑床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分析评价 3.2.2 计算剖面的确定 3.2.3 计算参数的选取 3.2.4 稳定性计算(计算方法不少于两种,复杂情况应做专门的数值分析) 3.2.5 敏感性分析 3.2.6 主要结论 ;地质灾害体防治工程技术方案 4.1 当地防治地质灾害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