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把旧锄头?
字数:1231
找寻了好久,那把曾经的旧锄头终于在一堆垃圾中现了身。它的金属光泽已不在,长长
的竹棒现在已变成黑炭色,刃已不再锋利,仅有的只是一片斑斑驳驳的锈迹。是啊,它已经
派不上多大用场了。可我脑海里还浮现着父母田间劳作的画面和儿时美好的回忆,这又该到
哪儿找寻呢?
每年布谷鸟一叫,农村便开始热闹非凡。清晨,当天空还被蒙上一层淡淡的铅墨色,劳
动的步伐就开始了。母亲会像往年一样,照例拿出那根旧锄头,取下锄板,沾了水,坐在树
下的那块大石头上霍霍地磨着。石头很光亮,银闪闪的,那有规律的“嗞嗞”声在宁静的早
晨显得格外好听。
在田里,母亲微微弯着腰,一手按住锄头的下端,一手稳住上端。那把锄头便很听话地
往前啃,无数的杂草便在这利齿旁倒下。偶尔,顽皮的锄头会毫不客气地吃掉一根根棉苗,
在一旁“幸灾乐祸”。母亲会连连蹲下身来,去侍弄她的宝贝苗儿,小心翼翼地托着,像是
托着一个新生的婴儿。
可是,长大以后,这样令人陶醉的画面却逐渐消逝了。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时候,
原来有些事是挽留不住的,它在悄悄改变着,一阵烟似的走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当“轰隆隆”的机器声取代了往日的磨刀声,当一瓶瓶除草剂闪亮登场,将满田的杂草
清理得一干二净,当一首首美妙的歌曲不再由锄头们唱出,那把旧锄头似乎再也难以找到它
的立锥之地了。它现在赋闲在家,显得苍老,局促,笨拙。它已快被淘汰了。
一年一年的布谷鸟开始聒噪,父母依然如往常一样早早地便下了田,依然在金黄的收获
中刻下了自己的辛劳。机械化慢慢取代了手工,带来了高产和高效。农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
红火,而扛锄头劳动的人少了。那把旧锄头老得漆黑,就像是一个古董,渐渐淡出了人们的
视野。面对着一个个丰收年,我既欢喜竟也有些怅然若失。
在我的心中,一把旧锄头已不再???一把简单、落伍的劳动工具,它更像是一个鲜活的过
去,一幅难忘的画面,一串动人的情感符号。它是家乡的劳动者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精神
的化影,是我儿时对家乡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和深厚感情。
看着眼前锈迹斑斑的旧锄头,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也觉得它有“廉颇老矣”的沧桑。
时代在向前发展,时光不可能倒流,它虽然没有可能被重新拾起,但决不应该从此被湮没在
历史的过道上,它应被我们铭记——那是心灵的寄托。
【高分解密】这是一篇思考“传统与时尚”的文章,作者提炼第三个学生的观点“正确
处理传统与时尚”的关系,然后从生活中就地取材,扣住主题,选点精彩,思考深入。文章
表达主旨的素材是“一把铁锄”,这是一个十分恰当的载体:小时候,父亲的铁锹、铁锄是
家庭的必备工具,现如今,铁锄早已锈迹斑斑,被现代科技所取代,只能躺在角落里,一种
怀旧、伤感的情绪随着作者冷静的叙述在读者心中弥散开来,直抵内心深处。我们的文章写
的都是大家熟知的道理,如果要用这些司空见惯的道理去打动评卷老师的心,就务必找到“他
们???到过但未想到过”的合适载体。(尤 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