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圩卫生院隔震设计选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新圩卫生院隔震设计选编

 PAGE \* MERGEFORMAT 8 浅析厦门市翔安区新圩卫生院隔震结构设计 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伟 [摘要] 本工程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是一座卫生院医技综合楼。主体为五层的框架结构,采用一层柱顶隔震结构设计。为了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在一层柱顶设置橡胶隔震支座,求得该建筑的水平减震系数为0.75,达到了隔震效果。 [关键词] 橡胶隔震支座;水平减震系数;水平剪力;下部结构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是一座卫生院医技综合楼。该建筑长29.6m,宽17.6m,建筑总高度17.20m,建筑面积约2516 m2。底层为门厅、非机动车停车、隔震检修层,层高3.0m;二~五层为医务用房,二层层高3.7m;其余楼层层高均为3.5m,屋顶层为楼电梯间。底层作为专用隔震检修技术层,由于隔震层位于一层柱顶,充分利用了隔震检修层的建筑空间。底层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一层平面图 2 主体结构设计 主体为五层框架结构,橡胶隔震支座设于一层柱顶位置。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场地特征周期Tg= 0.35s,根据建筑类别用于隔震层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7度;按建筑类别及场地用于确定上部结构抗震等级的烈度7度(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取5%;框架抗震等级二级);隔震层下部短柱,为确保该建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中断使用,而提高抗震设防,下部结构用于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为七度罕遇地震下的内力,下部短柱的框架抗震构造措施为二级。 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8kN/m2,地面粗糙度B类。 本工程建筑及结构布置规则、均匀,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非隔震时结构第一自振周期约为0.8s,场地类别为Ⅱ类,地质条件良好,第一层粉质粘土层即可为基础持力层,故适宜进行隔震结构的设计。 3 隔震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本工程为一幢医技楼,结构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地上5层。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Ⅱ类。当结构形式为非隔震和隔震时,结构动力分析模型简图见图2。 隔震层刚度 图2 非隔震及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简图 从地震动三要素出发,选取适用于Ⅱ类场地土的两条实际强震记录(Elcentro(NS)波:1940年,与Taft(NS)波:1952年,)和一条人工波进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经过计算,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见表1。 隔震结构基本周期(sec) 表1 非隔震结构多遇地震罕遇地震X向0.87462.06932.4206Y向0.84442.07912.4288 本工程引入2组天然波和1组人工波在7度多遇作用下,计算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的层间剪力平均值及其比值,用以计算隔震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三种地震波在7度罕遇作用下,计算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及其减震效果。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X轴和Y轴地震反应基本相等;在三种地震波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隔震技术后,与非隔震结构相比,地震反应值降幅明显,隔震层上部结构减震率大于或接近70%,减震效果显著;结构隔震层上部纵横两个方向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53,隔震层上部仍然按原设防烈度设计,有较大的安全储备;隔震支座的最大允许变形为275mm,隔震后建筑的最大变形为116.0mm,为允许变形的42.3%,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4 橡胶隔震支座的选取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橡胶隔震支座平均压应力限值,对于乙类建筑平均压应力限值不应超过12MPa。其中,平均压应力设计值应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组合计算,对需要算倾覆的结构应包括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对需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尚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公式 及,求得隔震橡胶支座直径 。本建筑为乙类建筑,=12Mpa。根据计算所得内力结果和产品的性能指标算得的橡胶支座的类型,为减小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及结构的地震作用,对特定的支座设铅芯。本工程共采用22个橡胶隔震支座,其中GZP500 14个、GZY500 7个、GZP600 1个。橡胶隔震支座规格及力学性能见表2。橡胶隔震支座平面布置图见图3。 图3 隔震支座平面布置图 5 隔震层顶部梁板结构设计 为了保证隔震层能够整体协调工作,隔震层顶部应设置平面内刚度足够大的梁板结构。由于橡胶隔震支座能传递上部结构的轴力和水平向的剪力,但不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弯矩,则利用顶部加强梁来平衡柱底弯矩;隔震层顶部框架梁抗剪计算计入柱底产生的附加剪力,梁纵筋配置其弯矩值为原自身弯矩及柱底传来附加弯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