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0910氨区试题
2013年强化液氨安全培训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填空
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沸点为(-33.35℃),自燃点(651.11℃),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5.7~27.4% )(最易引燃浓度17%)。氨具有(挥发性)、(毒性),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导致人体(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甚至(死亡),通常浓度在(4~8mg/m3)即可闻到臭味,其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半致死浓度(1390mg/m3),即刻致死浓度(3500mg/m3)。氨极易溶于水, HYPERLINK /view/63153.htm \t _blank 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氨水饱和浓度34%),
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氨。液氨又称(无水氨),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加压后的液氨气化时体积会膨胀(850倍),并大量(吸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液氨大量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密度比空气大的蒸汽云),在地表滞留,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
从国内大部分液氨泄露事故案例看,(氨中毒)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火灾)和(爆炸)。从事故发生的频次看,(卸车软管)破裂占大多数,其次是(法兰)、(阀门)泄漏。无风条件下,20吨液氨泄漏形成的氨蒸汽致死浓度半径范围约(80m),气化扩散后的致死浓度半径可达近(1000m)。
从目前火力发电厂氨脱硝系统设计看,发生严重泄漏风险的部位在(卸料接口)、以及与液氨储罐直接连接的第一道(法兰)、(阀门)。
吸入液氨后应迅速使伤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应(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氨区着火后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氨源)。若不能切断(氨源),则不允许(扑灭)泄漏处的(明火)。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吸入)是接触液氨的主要途径。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对患者进行复苏三步法,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氨区消防喷淋水系统应(每月)试喷一次(冬季可根据情况执行)。试喷时,采用(氨气触发就地氨气泄漏检测器联动)和(DCS画面发指令触发)两种方式分别进行。
加强对液氨储罐(液位)、(压力)、(温度)等重要参数的监视,掌握参数的异常变化。
脱硝系统正常停运时,在停止喷氨后,应维持烟气系统继续运行(30分钟)左右,以吹扫尽催化剂内残留氨气。严禁停运(稀释风机)。
禁止在已投运的液氨、气氨设备,管线及周围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动火时,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动火工作票,进行氮气置换,测量氨气浓度不大于(20ppm)后方可开工,动火工作完毕后及时清理火种。
进入氨区,必须进行登记,禁止带(手机)、(打火机),禁止穿带(铁掌)的鞋进入。进入氨区后要触摸(放静电装置)放电。
二、问答(每题5分,共20分)
氨对人体的伤害的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严重者就医。
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千万不要进行揉搓。
人体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储氨区预防重点是什么?
液氨储罐罐体本身使用时间久,材质腐蚀变簿,产生局部裂缝,液氨从此处泄漏。
液氨储罐长期超压,产生局部泄漏。
液氨储罐安全阀长期未按时校验,造成失灵。当罐内压力升高时,安全阀不能自动起跳卸压和报警,产生局部泄漏。
氨压缩机出口压力太高,致使液氨储罐压力升高。
液氨储罐的各类进出口阀门、管道因腐蚀和超压,发生破裂。
液氨储罐值班员在卸氨、倒换储罐时,操作失误,致使液氨储罐压力超高。
氨泄漏预防性措施?
SCR脱硝系统加装水喷淋系统、氮气吹扫系统、废氨稀释系统、眼睛冲洗器、淋浴器等作为安全保护措施。常备喷淋水,用于氨罐降温,以防罐内超压???利用氨易溶于水的特点,常备消防水冲洗应急。
加强技术培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