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 2.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教学方法 自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略。 二、导入新课 由张良与黄石公的传说导入课文。 三、关于《留侯世家》与张良 这是一篇关于张良的传记。文中围绕张良一生的经历,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生动地刻画了张良的为人及其性格特征,使这一历史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青年时代的张良是一个血气方刚的豪侠人物,他不惜家财为韩报仇,行刺秦始皇。但司马迁又通过张良遇见圯上老人的情节,刻画了张良的隐忍,这是早年张良性格的又一个侧面。张良追随刘邦以后,处处表现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高超谋略,如设计击败秦军,劝谏刘邦撤出秦宫,争取黥布、彭越,笼络韩信,进而灭楚等。刘邦称帝后,他建议封赏与刘邦有宿怨的雍齿,从而安定了人心,加强了内部团结。他是刘邦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为刘邦出了很多主意,刘邦对他则言听计从。刘邦对张良的评价“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成了对古今高明军师的共同赞语。 明哲保身是张良后半生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在群臣争功的情况下,他“不敢当三万户”;刘邦对他的封赏,他极为知足;他称病杜门不出,行“道引”“辟谷”之术;他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处处表现得急流勇退。因此,在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张良却始终未伤毫毛。司马迁通过上述情节,把张良刻画成了一个城府极深、明哲保身的典型。我们如果把张良和《淮阴侯列传》中那位工于谋天下、拙于谋自身的韩信相比,就可看出司马迁笔下刘邦的两位大功臣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差。 此外,司马迁在本篇的写实中夹杂了一些传奇性的描写,如张良“东见仓海君”“得力士”,遇圯上老人授书,十三年后取谷城山下黄石祭祀,张良“学辟谷,道引轻身”“欲从赤松子游”等,扑朔迷离,亦真亦幻,为本篇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四、播放课文相关视频。 五、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2.张良反对复立六国,列举了哪几条理由? 3.张良是个怎样的人?课文是如何刻画张良这一形象的? 4.对比《井陉之战》中的韩信,联系两人的生平,谈谈张良和韩信有何异同。 5.结合《范蠡》,分析张良与范蠡处事有何异同。 六、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以上问题。 七、教师提问点拨 1.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提示: 刘邦在巴蜀称王,又向项羽请得了汉中地。张良让刘邦烧掉栈道,以使项羽不疑,然后把齐王田荣谋反的事告知项王,使项羽不以汉为患。后项王杀韩王成,张良逃出归汉,立主刘邦联合彭越、英布,任用韩信。汉三年,项羽围攻刘邦于荥阳,郦食其为之出谋划策,以削弱项羽的力量。张良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主张,分析了不可以的理由,使刘邦改变了主意。 2.张良反对复立六国,列举了哪几条理由? 提示: ⑴当前刘邦不能制项羽于死命。 ⑵如今刘邦还不能尽得人心。 ⑶如今天下尚不太平。 ⑷假如恢复六国,将无人再尊刘邦,六国可能进而为害。 3.张良是个怎样的人?课文是如何刻画张良这一形象的? 提示: 张良──有政治远见和高超谋略 ⑴通过典型的事例来刻画人物 ⑵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 ⑶通过对比侧面烘托人物 4.对比《井陉之战》中的韩信,联系两人的生平,谈谈张良和韩信有何异同。 提示: ⑴相同点:运筹帷幄,深谋远虑。 ⑵不同点:张良,知难而上,奋发进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又急流勇退,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参透功名利禄,又不虚度此生。 韩信,工于谋天下、拙于谋自身。 5.结合《范蠡》,分析张良与范蠡处事有何异同。 提示: ⑴相同点:辅助君王,运筹帷幄,深谋远虑,急流勇退。 ⑵不同点:范蠡退出后,经商致富;张良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出世以求清静。 6.文言常识  = 1 \* GB2 ⑴通假字 与项王有郄 通“隙”,隔阂,矛盾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 通“嘱”,托付 陛下南乡称霸 通“向” 反其故旧坟墓 通“返”  = 2 \* GB2 ⑵古今异义词 乃以为侯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 古义:亲人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  = 3 \* GB2 ⑶一词多义 以 良具以献项伯 把(介词) 以固项王意 来(目的连词) 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 因为(介词) 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 与方位词连用,表示方位(助词) 德 今秦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