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楼兰的忧郁.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楼兰的忧郁

2、《楼兰的忧郁》 教学设计 学校:荆子峪小学 年级:六年级 科目:语文 教材版本:冀教版 教材内容:《楼兰的忧郁》 教材分析 《楼兰的忧郁》实际上早已不是“楼兰”的忧郁,也不是仅对楼兰的忧郁,是所有后来者的忧郁,是人类的忧郁。全文充满痛惜之情,为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 课文首先讲了三千年前古楼兰的消亡,讲了宁夏由“黄河两岸,沃野千里”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变化,讲了青海湖水位连年的下降,还有那甘肃中东部地区,“万丈厚土,寸草不生”的荒凉。这些都在告诉今天的人们,如果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是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是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正像恩格斯告诫过人们的一样“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楼兰的忧郁》在告诉我们,人生总会遭遇种种诱惑,我们常常被急功近利所蒙蔽,只顾着去捕获眼前的利益,从而忽视了利益背后的陷阱,甚至灾难。 于是作者感叹道“沙漠竟从来没有停下它那要踩覆人类繁华的脚步!这又怎能不让人生出楼兰的忧郁?”在忧郁中,在茫茫黄沙中,我们也看到了些许的希望与绿色, 我们看到了沙坡头上,黄沙被绿色的巨网牢牢缚住。我们看到了沙漠的肆虐,但更多的我们也应该看看固沙林带,看看“挣扎着穿越沙漠的黄河”。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盲目的改造毁了自然,科学的改造,会还给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课文给了我们一份震撼人心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吞噬、络绎不绝、湮没、面目全非、追古抚今、战栗、踩覆、暴戾、回眸、悲怆”等词语的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认识到盲目改造自然只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沙漠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唤起学生用科学保护自然的决心。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感受自然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通过朗读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领会课文带给我们忠告——人类应当科学对待自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可以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从军行》:“青海长六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告诉学生,诗中所提到的楼兰古国,曾一度十分繁华,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门户,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这里的时候,曾被这里的富饶和美丽惊呆了。然后出示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古楼兰国的资料或图片。在对比中引发学生的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带领学生揭开历史的面纱,走进古代的楼兰,走进今天的楼兰,走进自然。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搜集古楼兰的相关信息,了解楼兰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古楼兰王国曾经是什么样子? 2.读熟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联系课文或者查词典弄懂它们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1.读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小组学习,解决字词障碍。 3、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4、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沙漠、狂风、干渴已开始疯狂地吞噬着楼兰。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楼兰古城,渐渐被沙海湮没了。” 楼兰曾经是那么繁盛与辉煌,而今却是满目疮痍,令人心痛。是人类的盲目改造自然造成的严重后果呀!这是楼兰的忧郁,更是我们的忧郁。透过“湮没”一词,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沙暴卷来并吞噬这座城市时,无处逃生的楼兰人是多么惊恐与绝望。 (2)“在宁夏,山里的农民世代靠挖甘草维持生计。老师赞扬哪个小孩儿是好学生,是因为这个孩子既刻苦读书还能起早贪黑地挖甘草……” 这真让人痛惜!我们人类至今还这么无知与愚昧!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实,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让我们一起呼吁吧: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 (3)“历史上的宁夏……曾经青山葱茏的六盘山,如今已是万山秃尽。” 古今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清楚看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到了多么严重的地步。我们再也不能这样了! 三、成果展示。 1、展示字词情况。 2、展示课文问题的讨论结果。 四、当堂练习。 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对环境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理解和看法。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收获,能提炼他们内心最大的震撼,能激发他们对保护自然的决心,能鼓舞他们呼吁全人类拯救环境的斗志。因此,一句话虽短,但意义长远!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2楼兰的忧郁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