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宋永嘉学派郑伯谦试考
PAGE \* MERGEFORMAT 7
郑思岭与南宋永嘉学派郑伯谦试考
夏志刚
定海区西厢的岑港镇在唐宋之间称为“六国港”,因面对横水洋对面的宁波招宝山,又具有四面避风的优良条件,一直是舟山本岛的主要港口,《康熙定海县志.岑港岙图说》中该港“口南舟航鳞集于此,故定邑为东浙之门户,而岑岙又为定邑之要冲”,舟山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这个地方密不可分。古人自定海城区出茅岭,经野岙岭入西皋岭,再翻郑思岭才能看到“两碶夹山、海尾冲入”的岑港,郑思岭上至今仍留存有座北面南的路亭遗址和较为完整的石弹驿路,在紫微一侧还有“郑思岭下”的地名。那么这个颇有古意的“郑思岭”地名因何而来?所思之“郑”又是何人?
目前记载舟山历史的典籍最早的当属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再有元代大德《昌国州图志》,但都因年代久远无图可查无字可寻,只有明代天启六年何汝宾所撰的《舟山志》记“郑思岭”,可见该地名应出现在明代之前。地名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在中国古代为纪念重要的人物而改易地名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针对在一地较得人心的官员,那么这个“郑”会是何人?根据清《光绪定海厅志》所记,明代之前曾任职舟山的官员只有南宋嘉定年间的知县郑伯谦,“宣教郎嘉定九年到任十一年满,增置学田”,而再无字号、籍贯、著述、经历等信息。
《宋元学案》有“郑伯谦,字节卿,永嘉人,官修职郎、衢州府学教授,著《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发挥《周礼》之义”的明确记载。《太平经国之书》一书为汉唐以来私人刊行专事研究财政经济问题的少有著作,从理论上阐述会计的原则与作用,主张扩大会计的监督范围,提高会计官署的权位,以便能充分执行其“纠察钩考”的职能,为后世研究开创了先例。在历代的研究者眼里,郑伯谦与他的族兄郑伯熊、郑伯英等一并被列为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温州地方志记他为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永嘉学派”十分注重研究当时朝政的财政、经济、军事等实际问题,被称为重视经世实用之学,或言“功利之学”。郑伯谦继承、发扬了永嘉学派之学风,致力于财政、经济等实际问题的研究,从而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重视会计的一代思想家。
郑伯熊学生的许及之曾有一首《送郑节卿赴新喻丞并呈李谏议》:“南漳抚字溢三年,当路文章喜荐贤。鹤发有亲须禄养,鹗书无地足常员。为丞盍过滕王阁,诣府欣依刺史天。谏议恩深曾一顾,烦君为我道拳拳。”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两条线索,可能郑伯谦进士及第后先被安排到湖北襄阳的南漳县任主簿或教谕,三年之后经过当时文章名士的推荐补了个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今新余市)的县丞。新喻县丞任满后正当南宋宁宗庆元初年,又恰逢导致南宋历史大逆转的拐点“庆元党禁”,庆元三年(1197),当权的韩侂胄将赵汝愚﹑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为“逆党”,开列“伪学逆党”党籍五十九人,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受到牵连,直至嘉泰二年(1202)。作为被打击对象,郑伯谦还算是幸运的,估计只是延长了新喻县丞的任期,而于党禁解除后的嘉泰、开禧年间转任衢州府学教授。
唐贞元十九年(803),大文豪韩愈被贬任广东清远市的阳山县令,当地因韩愈而留下燕喜山麓的“燕喜亭”和连江边的“钓矶亭”。根据《阳山县志》记载,“钓矶亭”由阳山知县郑伯谦于嘉定元年(1208)二月修建,在这块韩愈钓鱼坐憩的大石上留下了“上游仙迹”题刻,并自署“永嘉郑伯谦”。结束阳山任期后的郑伯谦以“宣教郎”的名头转赴舟山,昌国县虽然地处江南,离京城(临安)也近,但毕竟要跋涉风涛,幸而朝廷明确可以享受“欠发达地区”政策。据《宝庆四明志》介绍,昌国县的官员享受工资不打折(其俸免折支)、家里祭祀用地免征田税(圭田过六顷用万户令格)、满任后允许抽签挑选岗位(许“占射差遣”)等优惠政策,“占射差遣”的政策于嘉定初年重新实行,而郑伯谦是第一个享受的。
郑伯谦在舟山的时间相对是会宽裕些的,在早年堂兄郑伯熊的影响下,加上有了多年地方行政经验,编撰《太平经国之书》条件是比较成熟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叶时《礼经会元》与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体例略同,议论多相出入,二书成书时间相去不远。郑伯谦简化了叶时的书,或叶时根据郑伯谦的书而扩写,这都有可能。据《竹野先生传》中称叶时晚年居嘉兴,才著《礼经会元》并传给学生翁合,那么时间应当在宋理宗宝庆年间。至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为郑伯谦在《奉养》一篇中说汉文帝的节俭不好,而怀疑他是否为了仕途而曲意迎合贾似道,就有些难为古人了。毕竟刚刚经历力行节俭的宋宁宗时期,以理财开源、拉动消费为思路提出过于节俭对国家不利,既符合当时南宋“求和偏安”的大众氛围,也符合其“太平经国”的理念,更何况贾似道要在其后30多年的宝祐二年(1254)才登上宰相的舞台。
郑伯谦在舟山工作期间的政绩已经湮灭无闻,但可以肯定的是应当还干得不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CLIPSE局部网格加密做法.ppt
- 如何利用团体标准做好患者跌倒评估和预防PPT.pptx
- 2022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pdf VIP
- 2024年镇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复习题库 .pdf VIP
- 数学-湖南省长沙市(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试题和答案.docx
- 最新经典数学函数图像大全-数学函数图像-函数图像全.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读后续写:雀斑烦恼任务单素材.docx VIP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经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