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丘一中1.2《碳的多样性》教案1(鲁科版).doc
第一节第2课时《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教案(鲁科版)
【疑难探究】
1.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问题情境】在广西桂林地区有许多的美丽神奇的溶洞、石笋和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用实验探究它们形成的化学原理?
【问题探究】石灰岩里不溶性的CaCO3受H2O和CO2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Ca(HCO3)2。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所含碳酸钙的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石灰岩就逐渐被溶解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或被溶解侵蚀成奇异壮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洞顶向洞底滴落时,水分蒸发、压强减少及温度变化都会使碳酸氢钙分解而析出碳酸钙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Ca(OH)2 溶液中通入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CO3浊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浊液变澄清加热Ca(HCO3)2溶液溶液变浑浊
【归纳结论】设计实验探究溶洞形成的反应原理:(1)Ca(OH)2 溶液中通入CO2,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说明有CaCO3 生成。(2)向CaCO3浊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观察到浊液变澄清,则可以说明有Ca(HCO3)2生成。(3)加热Ca(HCO3)2溶液,观察到变浑浊,则可说明有CaCO3 生成。
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问题情境】自来水中往往含有Ca(HCO3)2、Mg(HCO3)2,因此,水壶、输送热水的管道内壁常常积有水垢。它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探究】分别取Ca(HCO3)2溶液和Mg(HCO3)2溶液少许与两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
【归纳结论】都有沉淀析出。原因分析:
Ca(HCO3)2CaCO3↓+CO2↑+H2O,Mg(HCO3)2MgCO3↓+CO2↑+H2O
MgCO3+H2OMg(OH)2↓+CO2↑(相同条件下,MgCO3的溶解度大于Mg(OH)2的溶解度)。
因此,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Mg(OH)2。
【典题探究】
类型一、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典例1:某果农将收获的苹果储存在密封的地窑中,保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他将地窖池通过一根通气管与石灰池相通,结果先在石灰池中产生了大量沉淀,然后沉淀又慢慢消失,问:
(1) 果农将苹果储存在地窑中原因是什么?
(2) 石灰水产生的沉淀是 ,颜色 ,期间发生的反应为: 。
解析:苹果的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出CO2 ,随着苹果呼吸作用的进行,O2的量越来越少,CO2 的量越来越多,这样苹果将不能再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能保存较长时间。第(2)问CO2与Ca(OH)2反应先生成沉淀后消失,是因为先生成CaCO3 而后生成Ca (HCO3) 2。
答案:(1) 随着苹果呼吸作用,地窑内CO2浓度增加,抑制了呼吸作用,影响了苹果的新陈代谢,从而能使苹果保存较长时间。
(2) CaCO3 白色 Ca(OH)2+CO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
【联想发散】该题以果农储存水果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类型二、碳酸盐的有关计算
典例2: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每份50m L。向其中各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分别各取溶液10m L,将其稀释成100m L溶液,并分别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的盐酸,产生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3-8所示:(设分别为A、B两种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在(A)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产生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2)在(B)情况下 ,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产生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
(3)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答案:(1)NaOH、Na2CO3,1:1,0.056L或56mL。
(2)Na2CO3、NaHCO3,1:1,0.112L或112mL。
(3)0.75mol·L-1
研析: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Na2CO3与HCl反应的机理。当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发生反应CO32-+H+=HCO-3,即Na2CO3+HCl=NaCl+NaHCO3,此反应阶段没有气体产生,有气体产生时,则发生了下一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因此从产生气体到气体的量达最大值时,消耗HCl的量为突破点。
(1)从50mL→75mL发生NaHCO3+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课件.ppt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课件.ppt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课件.ppt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课件1.ppt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课件2.ppt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件1.ppt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课件.ppt
-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导学案.doc
-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导学案.doc
-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2分子的立体结构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三).ppt
最近下载
- 2025上半年四川宜宾环球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x VIP
- 2025年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杜邦膜技术及创新产品在渗滤液处理领域的应用.pdf VIP
-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pdf VIP
- 2025凉山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全套十一讲满分答案.docx
- 肌间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pptx
- 药店零售服务项目一-认识零售药店.pptx VIP
- 车间员工个人年终总结11篇.docx VIP
- DGTJ08-2211-2016 建筑施工现场应急预案编制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