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6-醫務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感染管理科
郁宝玲
2013.10.22;;;;金钱买不来健康;; 关爱您的病人 关爱您自己 做好职业暴露防护 利己 利家 利社会;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染以来.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活动中血液暴露的危害一直受到关注。; 我国在职业安全防护方面起步较美国晚,在90年代后期有了这方面报道,在本世纪初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毛秀英致力于护理专业职业防护的调查研究,大量的数据表明“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具有潜在感染的危险”,目前她仍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停止针刺伤害2009.10;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 HIV感染案例-来自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丙肝感染案例-来自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冰 山 图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地点构成比;;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构成比;;造成锐器伤的操作种类构成比;上报率普遍偏低;暴露源追溯率普遍偏低;锐器伤发生的四个高危环节;发生锐器伤的器具;安瓿瓶的损伤率较高;; 当发生职业暴露后你如何处理?;
③科室内有备肥皂水吗?
为何职业暴露后要用肥皂水处理?
;
;2010年7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中国卫生部网);在医院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损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一)生物性职业危害
大多数的职业暴露是不至于引起感染的,
引起感染的因素包括:
病原体的种类
什么样的接触
接触的体液量
接触患者体液中病原体的含量
;;(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检查治疗中,医护人员必须保持配戴口罩;
(2)当一只口罩潮湿了或污染了,立即更换一只新的口罩;
(3)一只口罩使用不超过4小时;
(4)治疗过程中不可以用手套触摸口罩;
(5)离开诊室前,必须脱下口罩,不可以悬挂于颈脖上;
(6)先戴口罩洗手后戴手套;先脱手套洗手后再摘口罩。
(7)使用后的口罩属于“医疗废物”
; 戴手套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量少50%以上。
一副手套只能使用一次,一副手套也不能用于不同的患者,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
治疗病人结束后,用肥皂洗手。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接触传染性病人或物品后,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检查有口腔病损的病人有机会接触血液、唾液,应戴手套。手套用完后应丢弃。
治疗每个病人后使用新的口罩。
; 护士在清洗消毒器械工作中,针刺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本身,还可以传播感染性疾病,所以护士除了在消毒过程中戴手套外,还养成用钳子取污染的针头和尖锐物的习惯,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正确穿脱隔离衣 ;其他防护工具的使用
医务人员在操作前要评估被体液污染的危险程度,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急诊科、外科等科室在处理大出血的患者时要考虑戴防水围裙;
气管插管和吸痰时则应戴护目镜和面罩;
妇产科护理人员辅助接生时应穿防水围裙,避免羊水喷溅造成的污染等。;1、临床使用中的消毒剂:甲醛、含氯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期接触可引起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头痛、心悸、失眠等。;(一)化学消毒对人的影响;(一)化学消毒对人的影响;(一)化学消毒对人的影响;(二)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措施;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可引起呼吸道的损伤;
病室空调、床头传呼器、蒸汽开热水桶、净化设备、消毒机等的噪声可引起医务人员易疲劳、烦躁、头痛、头晕等;
X线、同位素、紫外线等可致人体WBC计数下降、抵抗力降低、电光性眼炎等;
长期在病房来回奔走,可致腰肌劳损、静脉曲张。;物理性因素防护措施;医务人员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忧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会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以及酗酒、吸毒、医闹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长期的三班倒造成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加重,角色及生物钟紊乱。;社会心理压力对策;危险性:
HBV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中大量存在,每毫升血液中有近1亿个病毒颗粒,如果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并已经产生了免疫力,基本上不会被感染,而普通人群对HBV易感。只需极少量(10-4ml)污染的血液进入人体即可导致乙型病毒性肝炎,(10-7ml)血液可致隐性感染。;危险性:
没有经过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者,若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针头刺伤或割伤一次,其感染的几率是6%~30%,若该患者HBe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