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創-支氣管镜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如出血﹑心律失常﹑血氧饱和度下降﹑气胸的判断﹑预防及相应处理。
2 熟悉:预防气道内灼伤﹑气道壁穿孔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3了解:少见并发症的种类。
目前所开展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有高频电、氩气刀(APC)、激光、腔内近距离放疗、球囊扩张、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及冷冻治疗。其中高频电、氩气刀和激光发挥治疗作用都是以电、氩气及激光所导致的即刻的组织破坏为基础,由此导致的并发症有一定的共性,可以综合论述。而腔内近距离放疗、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和冷冻治疗,它们的作用机理不同,各有其特点,我们将分别讨论它们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高频电、氩气刀(APC)、激光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出血
导致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病变组织血供丰富,如恶性肿瘤、新生的肉芽组织、及存在血管变异时。(2)对于血供丰富的病变,清理表面坏死组织时,其深部没有完全坏死的组织钳夹后容易出血。(3)支气管壁穿透导致伴行的肺动脉或肺静脉损伤出血,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
在进行此类介入治疗前,应完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的检查,详细评估基础疾病,行胸部增强CT、必要时进行气道三维成像,了解有无凝血功能的异常、以及病灶部位的血供情况、管腔的走向,并结合镜下表现评估出血的风险。另外,操作时应注意防止出血,具体方法有:(1)应在组织充分坏死后,再进行钳夹、清理,清理时不宜过深,损伤到深部组织。(2)当治疗达到病变基底部时,应慎重,不要损伤气道壁,甚至破坏支气管伴行的血管,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3)对于远端管腔走向不明的病变,应慎之又慎,避免穿透气道壁导致出血。
出血量较少时,可局部滴入1:10000肾上腺素、凝血酶、冰盐水等止血。大量出血时应按照以下处理:(1)使患者采取患侧卧位,避免大出血时血液灌入健侧,同时积极吸引出血。(2)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吸氧。(3)静脉给予止血药物如氨甲苯酸、酚磺乙胺、氨基乙酸、注射用血凝酶。(4)如无禁忌症,静脉使用垂体后叶素,首先以5-1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40ml稀释后缓慢注射50-10min,再予10-2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维持静滴。如果不宜使用垂体后叶素或效果不佳时,可选用血管扩张药物,如酚妥拉明,酚妥拉明10-2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500ml缓慢静滴。(5)双腔支气管导管 如经上述治疗无效,有窒息的先兆时,应尽快进行气管插管,插入双腔插管可以保证健侧肺通气。(6)急诊行介入或外科手术 经内科积极治疗出血不能停止,如无手术禁忌症可考虑手术治疗。
坏死组织脱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各种治疗方法均可引起组织坏死,理论上脱落组织导致窒息可以发生在治疗的当时或返回病房以后。因此进行此类治疗的患者,参与治疗的医生应根据镜下治疗的情况估组织脱落导致窒息的风险,避免患者返回病房后出现危险。实际工作中常发生于(1)采用高频电圈套治疗位于气管内体积较大的新生物时,脱落的组织阻塞在气管内引起窒息。(2)气管内新生物在初次治疗时管腔狭窄解除不充分,在两次治疗的间歇期,组织坏死脱落或同时合并组织水肿加重狭窄,可能导致窒息。
应采取以下预防及处理措施:(1)高频电圈套后脱落的组织如体积过大,难以用组织钳或异物钳钳夹时,可嘱患者坐起后用力咳嗽,将组织块咳出。(2)在处理气管内新生物时,初次治疗应使气道狭窄充分解除,避免因组织水肿和/或组织脱落加重狭窄导致窒息。(3)如介入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突发胸闷、呼吸困难,有条件应急诊行床旁支气管镜检查,了解气道阻塞情况,可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插管应越过狭窄段)解除阻塞。
气道壁的穿孔
一般来讲,发生气道壁穿孔的风险大小依次为:激光高频电APC。无论何种治疗,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组织破坏过深损伤气道壁。具体方法如下:(1)分次治疗,在下次治疗前充分清除坏死组织。因为在治疗后即刻无法精确判断组织变性、凝固坏死的范围,可能造成处理过深、或组织发生延迟坏死后造成气道壁穿孔。(2)治疗时不应偏离支气管走形的方向,如果远端管腔走向不明,应谨慎。术前应进行胸部CT(增强)、气道三维成像判断管腔走向及病变范围。
一旦发生气道壁穿孔将无法补救,而且可能并发大量出血、纵隔气肿、气胸、血胸等,重点应积极预防。
1.4 气管软骨破坏
多个软骨破坏后将造成气管管壁支撑结构缺失,管壁局限性软化、塌陷,管腔狭窄。预防的要点在于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气管走形,勿损伤气道壁及软骨结构。理论上来讲多个气管软骨环损伤可造成气道壁塌陷、管腔狭窄形成大气道阻塞,需要积极处理,如置入覆膜支架,但后续处理繁琐,并且会因此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如何预防仍是重中之重。
1.5 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