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藥物學基础1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藥物學基础1绪论

天然药物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重大贡献的《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编写,载药1892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编写 。 ⑴完全按药物属性进行分类,如植物药草类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莓草、杂草等,将高良姜、豆蔻、缩砂密、益智等排列属芳香类,这是自然分类的先驱; ⑵对性状有较精细的观察,校正历代本草的一些错误,“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此寇氏衍义之舛谬,谓黄精即钩吻,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别录之差伪。 ⑶总结历代用药经验和知识,并加入自己的试验。 ⑷新增药物为三七、曼陀罗、大风子、烧酒、葡萄酒、樟脑等,仍是医学上很有价值的药物。 ;;第三节 生药的命名和分类;;第二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储藏; 性状: 冬麻、质重,春麻、中空。 党参第二年9~10月茎苗枯萎时,浆水充足,肥大,白露前生长缓慢。 ;成分: 草麻黄 8~9月,生物碱含量最高。 甘草 甘草甜素 生长初期65% 开花前期10% 盛花期4.5% 开花末期3.5% 洋地黄叶 强心甙 夜间↓(部分水解) 日照↑含量回升 槐米:含多量芦丁,开花、结果则下降。 根据成分、动态积累 ;; ;皮类: 多数春末夏初, 如黄柏、厚朴、秦皮, 此时形成层分裂快,伤口易愈合; 少数秋冬, 如肉桂,此时成分含量多。 叶类: 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春夏光合作用旺盛期采如艾叶、臭梧桐叶。 桑叶:冬季 花类: 花蕾—金银花、槐花、辛夷、丁香、款冬花 初花—洋金花、花粉(蒲黄、松花粉) 盛花—菊花、西红花;果实、种子类: 幼果—枳实、青皮 近成熟—瓜蒌、栀子、山楂 成熟经霜—山茱萸(变红) 川楝子(变黄) 种子—成熟果实的种子 全草: 幼苗—绵茵陈(秋季— 茵陈蒿) 茎叶盛时—青蒿、穿心莲、淡竹叶 开花—益母草、荆芥、香薷 ;2.2 中药的加工(初加工) 2.2.1 加工的意义 通过加工 促使干燥,符合商品规格,保证质量,建立形象,便于运输和储藏。 2.2.2 加工的方法 (1)拣、洗、修整 拣除去外药用部位;洗去泥沙,种子须筛去果壳,芳香药材不用水洗; 揉搓修整打光,如远志、地黄、巴戟天、光山药等。;(2)切片 便于干燥,缩小体积,便于运输 大黄切块,鸡血藤、木通、大血藤,山楂、木瓜等切片。 挥发性成分,易氧化的成分不宜切片干燥,如当归、川芎、常山等。 (3)煮、蒸、烫: 使含浆汁、淀粉、糖分的药材容易干燥:百部、天冬、黄精、玉竹、太子参 杀死虫卵,易于保存:五倍子 ; (4)熏硫:山药、白芷、川贝母,使色泽洁白,防止霉烂。※ (5)发汗:厚朴、杜仲、玄参、续断 (6)干燥:含挥发油类、花、叶类、全草类或易变色、变质的药材,应阴干。烘干的温度以50℃~60℃为宜,对成分无影响,又能抑制酶活动。浆果类可70℃~90℃干燥。; 2.3 中药的贮藏 2.3.1 贮存中的变质现象 (1) 虫蛀:多种害虫,其中螨害为最大。 含脂肪油(苦杏仁、桃仁、柏子仁),淀粉(白芷、山药、薏苡仁)、蛋白质(金钱白花蛇)易虫蛀。 含辛辣成分的药材一般不易虫蛀,如胡椒、花椒、高良姜。 (2) 生霉:黄曲霉菌→黄曲霉素B1最小,在紫外光(365nm)下有荧光反应,薄层层析展开,荧光下观察可以鉴定。 ;; (3)走油: ①贮存不当油分外溢(如柏子仁)或 ②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的油样变化。 含脂肪油(杏仁、桃仁)、挥发油(当归、肉桂)、 糖类等(天冬、枸杞)成分的药材,也会“走油”。 走油的原因与温度过高,贮存日久,长期日照,与空气接触引起变质有关。 (4)其它: 自然分解 如番红花 挥发 樟脑、冰片,含挥发油类药物 风化 芒硝、胆矾;2.3.2 贮存注意事项 (一)仓库管理: 入库检查:污染严重的不入库 定期检查: 分库保管:贵重、毒剧;动物类等易虫蛀品 科学配置:丹皮与泽泻放一起,泽泻不虫蛀,丹皮不变色。 (二)虫害防治: (1)对抗同储法: 1.大枣+盐贮存,交互层列,10:1,盐可防虫蛀 3.西红花+冬虫夏草同储于低温干燥回收 2.十一种动物药(海马、海龙、蕲蛇等) +花椒、樟脑处 4.柏子仁+明矾(滑石块)防走油 ;(2)气调养护:塑料帐内充入N2或CO2 防虫含氧量(CO2含量) 杀虫含氧量(CO2含量)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