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研究生 感染学教学课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pptVIP

复旦研究生 感染学教学课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卫生部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内 容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特点 抗菌药物PK/PD的临床意义 抗菌药物TDM的适应证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宿主-病原菌-抗菌药物相互关系 1.Nicolau DP. Am J Manag Care.2000;6(suppl):S1202-S1210. 2. Delacher S, Derendorf H, Hollenstein U,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0;46:733-739. 3.默克诊疗手册17版:1269 药代动力学 抗菌药物 敏感性(MIC/MBC) 病原菌 宿主防御系统 患 者 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耐 药 感 染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在人体内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 、消除(excretion) 过程(ADME)以数学图解和方程式计算来表示其规律.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房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简图 不同剂量及途径给药后药-时曲线 Time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Hours 主要药动学参数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药时曲线、药时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 药时曲线反映药物进入人体后其浓度随时间而变迁的情况,曲线下面积即称药时曲线下面积 半衰期 (biological half-life T1/2) 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时间 吸收半衰期(T1/2ka) 分布半衰期(T1/2α) 消除半衰期 (T1/2ke、T1/2β、T1/2λz ) 主要药动学参数 分布容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药物在体内分布房室的大小,表观分布容积 清除率 (clearance, CL) 药物经肾、肝、肺和皮肤等各种途径自体内清除的速率,总体清除率(CLtotal)和肾清除率(CLrenal) 血管外给药: Cmax (peak concentration) :吸收过程中的最大浓度,反映制剂疗效和毒性水平。 Tmax:Cmax时的时间,反映药物的吸收速度 AUC: 评价药物的吸收程度; 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率,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主要药动学参数 药动学在抗菌药物应用 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特点 吸收过程 吸收给药量80~90%以上 氯霉素、 克林霉素、 头孢氨苄、 头孢拉定、 阿莫西林、 多西环素、 利福平、 异烟肼、甲硝唑、、SMZco、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 吸收过程 吸收给药量30~60%以上 氨苄西林、四环素等、红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钙、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吸收过程 吸收甚少或不吸收0.5%~3% 头孢类(大多品种) 氨基糖苷类 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类 两性霉素 B 吸收过程 选用口服抗菌药物时注意事项 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脑脊液 分布特点 脑脊液 分布特点 血胎盘屏障穿透性 胎儿/母体血浓度比值>50~100% 四环素类 氯霉素 磺 胺 呋喃妥因 羧苄西林 氟喹诺酮类 分布特点 血胎盘屏障穿透性 胎儿/母体血浓度比值 >10~30%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 苯唑西林 头孢唑林 头孢曲松 红霉素(碱) <10 头孢噻吩 头孢拉定 分布特点 氯霉素:肝酶作用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为氯霉素单葡萄糖醛酸酯,无抗菌活性 异烟肼、磺胺:肝内乙酰化代谢物,活性下降 利福平:肝内乙酰化,活性下降 头孢噻肟:去乙酰头孢噻肟,活性 原形,代谢物自肾或肝胆系统排出体外 代谢 抗菌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 肾排泄:大部分药物 肝胆系排泄:部分肝肠循环 粪中排出:口服吸收差者 其他:唾液、泪液、 支气管分泌物、 痰液、乳汁等 排 泄 抗菌药物的排泄 肾排泄 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等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利福平等肾排泄少,尿中亦可达有效浓度 磺胺类、呋喃妥因、氧氟沙星等尿中达较高浓度 单纯、复杂尿感选用不同药物,尿pH影响抗菌活性,肾功能减退者需调整剂量(主要经肾排泄者)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